第8b版:消费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分已至 收好这份养生指南

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进入春分节气后,雨水明显增多,乍暖还寒。瑞来春堂泉州馆王逸龙医师建议,此时应注意调整饮食起居,食用大枣、山药等食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防病养生。

适当食用大枣山药

滋阴润燥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此时人体阳气也开始向外生发,开始冲击身体的病灶。春时肝气最足、肝火最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变。肝是人体的一个重要脏腑,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要注意养肝。

“一般说来,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为扶助阳气,此时,在饮食上应遵循上述原则。”王逸龙说道,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花生、葱、香菜等,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

另外,大枣、山药最适合在春季食用,李时珍称赞大枣“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等,久服轻身延年”;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枣、山药与大米、小米、豇豆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生活中,很多人烹调时常用蒜来调味,蒜被称为厨房中的“良药”,王逸龙提醒,大蒜味辛温,春季食用利于阳气生发,调肝解毒,但过度食用损伤脾胃。

保持轻松愉快情绪

在过去的寒冷冬季里,人体的新陈代谢,藏精多于化气,各脏腑器官的阳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春季应加强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广场、树林、河边、山坡等,可以做球类、跑步、太极拳等运动。总之,尽量多活动,使春气升发有序,阳气增长有路,符合“春夏养阳”的要求。但是,春季运动要适度,不宜太剧烈,以致出大汗,因为出汗过多则会导致津液的大量丢失,而损伤人体正气。

春分时节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该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此时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多晒太阳,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此外,最近乍暖还寒,天气多变,温差较大,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常常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因此要适度“春捂”,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