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质生产力“破题”

晋江传统产业焕新生长

本报记者 蔡明宣

21日下午,晋江市新质生产力技术资源供需对接会在晋江举行。这场以“企业家+科学家”融合创新为核心的盛会,推动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深度嵌入传统产业转型全链条,为晋江优势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科创成果集中亮相 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对接会首设“成果展示+对接推广”环节,来自不同领域企业的科创成果集中亮相,以“可看、可问、可对接”的形式直面企业需求。

罗普特(泉州)公司的“算力+算法+应用”全链条方案成为展区焦点。该公司依托与浪潮集团的合作优势,构建起“算力基础设施+核心算法研发+应用落地”的完整技术体系。其现场展示的AI赋能工业生产及检测等核心AI技术体系,吸引多家企业咨询。

除罗普特的全链条技术方案外,同期亮相的项目还形成“制造业+民生+服务业”的AI应用矩阵。海峡(晋江)科创中心的AI智能拐杖伞为伞具产业开辟适老新赛道;新建兴公司的智慧仓储设备、中国电信的卫品AI检测系统、中国移动的跨境AI服务平台等,分别瞄准仓储管理、卫品质检、食品出海等细分需求……

“以前总觉得新质生产力是离我们很远的‘高科技’,今天才发现,它原来能应用在产品设计、仓库调度、品质检测等环节里。”“新质生产力一点都不遥远,既能帮助传统产业的降本增效,还能帮我们找到新的发展道路。”……参会的传统制造企业代表感慨道。

多方献策破痛点

共探AI落地路径

在观点分享环节,罗普特、中国联通等公司代表围绕技术、场景、生态等方面,共同探索AI落地路径。

现场,罗普特作新质生产力技术应用成果推介,分享各种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工业生产等场景的落地成果及效率提升实效;泉州装备研究所聚焦工业领域AI应用,详解AI在产线质检、设备运维中的落地案例;中国联通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产业转型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晋江市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展示如何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

“我们选择扎根晋江,核心是看中这里的鞋服、食品等传统产业生态发达且极具活力,相关企业对技术升级的需求旺盛;同时,晋江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我们的技术落地和长期发展提供了绝佳土壤。”罗普特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沈彤介绍,自今年6月与浪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公司落地晋江的AI赋能传统产业相关业务高效推进,仅数月便完成合资公司注册,核心产线即将投入运作。

“我们洞察了晋江企业的核心痛点——标准化服务难适配个性化需求。”沈彤表示,他们将摒弃同质化标准服务,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场景,量身打造AI定制方案,帮助企业降本提效,实现可持续数字化转型。

三批项目“落真章”

构建转型生态闭环

作为对接会的收官环节,合作签约将前期的技术对接、观点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落地成果。

三批新质生产力项目集中签约,搭建起“技术供给—场景落地—产业服务”的完整协作网络。其中,首批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由晋江市工信局与中国联通联手打造,为区域产业转型筑牢公共技术支撑;第二批项目聚焦实体产业升级,3D打印鞋模、智慧立体仓库等项目将新质生产力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环节,助力企业降本提效;第三批项目瞄准场景化应用,数据标注、产业AI创新中心、食品出海AI赋能等项目,全面覆盖产业数字化全流程。

现场,海峡(晋江)科创中心与泉州吾必达物联网有限公司达成AI智能拐杖伞项目的合作。海峡(晋江)科创中心负责人丁敬堂介绍,该项目将优先对接晋江养老机构与社区,未来还计划整合AI资源开发户外智能装备系列,助力传统制造业跳出低价竞争。

晋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对接会搭建起“政企研”三方协作平台,旨在让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走进生产车间,让更多优质企业带着定制化解决方案落地生根,“接下来,我们将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精准高效的资源对接,推动AI等新质生产力技术与晋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企业降本提效、创新突围,为晋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