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玲玲
昨日,第15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在晋江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以“海丝扬帆,守正创新——中医药走向世界与新征程”为主题,线下汇聚了来自海内外的500多名专家学者,线上吸引了1610人参加。会议通过学术研讨、合作签约、中心揭牌等多元活动,为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并助推地方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三十多载耕耘 铸就国际交流“金名片”
自1991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已历经三十多载发展。如今,该研讨会不仅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重点项目,更被收录至《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乃至全球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桥梁。
本届研讨会特邀多名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权威专家共话行业发展。其中,国医大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大宁表示,福建作为侨乡,依托全国性中医药学术活动,既能高效推动中医药向海外传播,也能进一步提升福建在国内外中医药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为充分激发思想碰撞、凝聚行业共识,研讨会议题设置全面覆盖中医药领域核心方向,包括中医药学术发展战略思考、名家临床经验分享、中医药海外传播路径探索、新技术赋能学科创新动态,以及危急疑难病症诊治研讨、中医药流派传承发展等,为与会嘉宾搭建起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签约揭牌并举
深化合作惠及民生
研讨会现场亮点频现,两项关键活动为中医药发展注入实质活力。
在国际合作领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与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菲律宾岐黄中医学院教学基地。据悉,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长期深耕菲律宾中医药领域,凭借“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成为中菲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作为福建省首家县域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雄厚的临床教学实力。此次双方携手,将进一步深化中菲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学术合作,助力中医药在菲律宾实现规范化发展。
菲律宾中医暨针灸学会主席、中国-菲律宾中医药中心菲方主任郑启明介绍,自2020年菲律宾启动中医师职业资格认证以来,中医已成为当地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拥有很多祖籍晋江的华侨。此次共建教学基地,可让菲律宾中医学子赴晋江接受‘一对一’临床带教,切实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计划依托这一合作机制搭建远程医疗平台,让侨胞无论在菲律宾还是在中国,都能获得中菲专家的联合医疗支持。”郑启明说。
在民生服务领域,“闽南中医肿瘤管理中心”“闽南中医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晋江市中西医结合睡眠管理中心”同步举行揭牌仪式。全国名中医、首届岐黄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灿东表示,当前,慢性病呈高发态势,三大中心的成立,是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晋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气候条件等与东南亚国家相近。依托本地中医流派的学术经验与养生实践,打造规范化、可复制的健康服务模式,不仅能为晋江群众提供更专业、精准的健康服务,未来还可辐射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让中医药惠及更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