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 吴书跃) 日前,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在重庆举行。比赛中,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学子表现亮眼,斩获多个项目的一、二、三等奖,展现了晋江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风采。
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本届大赛共有上万名选手跻身总决赛,竞逐“操控类、编程类、组合类、虚拟类、创意类”5个类别共24个赛项桂冠。
在竞争激烈的协同穿越赛项目中,成功中心小学学子沉着应对,凭借精准的操控技巧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完成各项挑战。最终,杨钧涵、吴希凡、吴英滔、陈泓霖等获得一等奖,张江昊、林凯泓、吴英源、黄亦安等获得二等奖,林凯馨、倪子睿、吴书跃、蔡岳熹等获得三等奖。
另外,洪其轩、黄煦楷、许乐、陈柏涵、王柏林、曾锘霖等获得空中格斗赛三等奖;林靖洋、黄弘铭等获得雷霆行动赛三等奖;侯子钦获得个人飞行赛三等奖。
“这份成绩是全体参赛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彰显了成功学子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功中心小学校长苏桂芳表示,学校将继续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助力学生科学认知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
小记者感言
这是一段无比珍贵的经历,点燃了我对无人机技术的热爱,它更像一盏灯照亮了我未来的努力方向。小记者林凯馨
感谢老师教我操控无人机的技巧,让我慢慢找到窍门。也谢谢小伙伴们,陪我一起反复练习。小记者侯子钦
这枚一等奖奖牌,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满满动力。接下来,我会继续勤加练习、精进技能。小记者陈泓霖
从一开始的操控不好,到后来能让无人机乖乖听话,每天反复练习真的很重要。以后我还要继续加油,把无人机飞得更好,做个有担当的小小追梦人!小记者黄亦安
从无数个学习技能的日子到实际比赛,我学到了坚持和专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小记者陈柏涵
指导记者 刘泽宇
指导老师 曾春境 林金莲
成功中心小学小记者王锦涵:
全力以赴终有获
小记者之星
本报讯 (记者 刘泽宇 通讯员 吴碧珠) 近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数学)文化交流活动全国总决赛于福建厦门落幕。来自晋江安海成功中心小学的小记者王锦涵表现出色,从全国数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四年级组铜奖。这名11岁的男孩凭借不懈的努力,为自己的奥数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赛场之上,王锦涵神情专注,从容作答,将日常积累的知识与技巧巧妙融入解题过程。当比赛结束,王锦涵最终踏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他的脸上浮现出既激动又释然的笑容。“手中的铜奖奖杯传来丝丝凉意。聚光灯下,我最先忆起的并非此刻的荣耀,而是初学奥数时那个紧攥着笔、眉头紧皱的自己。”王锦涵说道。
“他从二年级接触奥数便痴迷其中,有时候解不出题,连饭都顾不上吃。”谈及儿子的成长,王锦涵的妈妈眼中满是欣慰。她坦言,孩子初学奥数时曾因思维固化屡屡受挫,是老师“学会换角度思考”的提醒点醒了他。此后,王锦涵养成了整理“思路本”的习惯,不仅记录正确的解法,更深入分析错题的原因,在不断试错与总结中突破思维的瓶颈。“临近比赛的夜晚,他常常伏在书桌前钻研难题,有时一道题需反复推演好几遍,但始终保持着‘再试一次’的坚韧。”王锦涵妈妈说。
所以,即便站上全国赛场时手心冒汗,看到题目的那一刻,日复一日的练习还是让王锦涵镇定下来:没关系,就像平时那样,一步一个脚印。
这份踏实与热爱,也让他在更多的舞台上收获成长。2025年6月,他在WMO世界奥林匹克融合创新讨论大会福建赛区收获二等奖,领悟了“交流比竞争更重要”;同月,又在第14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数学)文化交流活动福建省选拔赛中夺得四年级组一等奖,印证了“积累会在不经意间带来惊喜”;而“安海镇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更让他明白成长不仅是个人的进步,还要以认真的态度影响身边的人。
“回首这些经历,宛如攀登一座山峰,每一次比赛、每一张奖状,都只是途中的标记。真正宝贵的,是登山时锻炼出的耐力、掌握的技巧;以及站在半山腰时,依旧渴望眺望山顶风景的那份向往。”王锦涵表示,未来他将带着这份热爱与勇气,继续追逐光芒,在每一次挑战中,探寻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坚定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