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埭:
礼赞“大先生” 以优质教育赋能区域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诗伟 秦越) 昨日上午,晋江市陈埭镇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表彰全镇优秀教师与先进教育工作者,颁发2024—2025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奖,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风尚,为陈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向辛勤耕耘在陈埭教学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及为陈埭教育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并向长期关心支持陈埭教育事业发展的慈善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过去一学年,陈埭镇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凡篇章。大会对上述人员进行了表彰。
会上,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分别向陈埭镇教育中心、民族中学、紫峰中学、西滨中学、高登中学、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晋江市第五实验幼儿园颁发年度教育教学工作奖,共计发放奖金229.55万元。
当天,安踏集团和敏基金会还向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捐赠350万元,用于支持该校三个校区添置师生空调等设备。
一直以来,陈埭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作为常住人口超40万的大镇,同时面对持续增长的教育需求,陈埭镇不仅全力保障民众“有学上”,更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以优质教育赋能区域发展、服务新老陈埭人安居乐业。
近年来,陈埭镇着力对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快学校扩容项目建设等,推动教育硬件和软件实现质的提升,“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的美好愿景正成为幸福实景。
三尺讲台,攸关未来。陈埭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始终胸怀仁爱之心,立志做“大先生”,用爱心、耐心、细心培育学生,扎实教书育人,为谱写陈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灵源:推动资源整合提升 绘就教育新蓝图
本报讯 (记者 吴晓艳) 昨日,晋江灵源街道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暨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行动工作会议在科创实验小学灵源校区举行。
大会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全体教育工作者,以及为灵源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离退休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过去一年,灵源街道各中小学、幼儿园持续深化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师生在市级及以上比赛和评选中表现突出、屡获佳绩,进一步擦亮了灵源教育品牌。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表扬紫华中学2025年引进教育人才及2024—2025年度辖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共47人,并同步为各校颁发教师节慰问金,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师者荣光、教育可贵”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灵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列为街道当前发展的“三大战略工作”之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4年至今,街道财政已累计投入759.8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同时,灵源街道教育发展促进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投入162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其中2024—2025年度投入370万元。这些持续投入显著改善了办学条件,推动灵源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其中,紫华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并与灵水中学开启集团化联合办学的良好局面;科创实验小学顺利开办,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并探索启动“华林+”总校制试点工作;高质量实现区域内公办示范幼儿园创建全覆盖。
会议还宣读《灵源街道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行动方案(2025—2027年)》,清晰勾勒出未来三年灵源街道教育整合提升的蓝图。
据了解,灵源街道将按照“系统谋划、全域统筹、以强带弱、优质均衡”原则,用三年时间启动实施第一轮(2025—2027年)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行动,着力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提升、打造灵源教育新高地,力争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5项主要目标任务:公办幼儿园均达到泉州市级及以上示范园(优质园),基本实现优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对适龄幼儿的全覆盖;基本形成“1(科创实验小学)+2(华林小学、灵水中心小学)”为主的小学办学格局,基本实现适龄儿童均就读优质小学;紫华中学、灵水中学合作办学顺利推进,两校合作办学第一届中考、紫华中学第一届高考取得良好开局;探索实施“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一体化培养,基本实现辖区学校集团化办学、联盟式发展全覆盖;重点推进“科技为核心、体艺为双翼”的办学方向,让科创教育逐步成为灵源区域学校的办学特色。
灵源街道党工委书记许自央表示,灵源街道将在学前阶段全面实行集团化办园,在小学阶段试行总校制办学改革,在中学阶段实行紫华中学和灵水中学联合办学,依托养正教育品牌提升,着力推动“一核两翼”发展战略,谋划达标升级。同时,通过组建科创教育集团,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品牌建设。同时,他号召全体教育工作者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争当“四有”好老师,全力推动灵源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共同打造街道教育新高地。
罗山:
表彰137名 优秀教育工作者
本报讯 (记者 曾舟萍) 昨日,晋江市罗山街道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表彰137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现场,罗山街道教育发展促进会捐赠500万元,支持罗山教育事业发展。
会议宣读了罗山街道137名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获奖名单,并举行颁奖仪式。现场掌声雷动,向教育工作者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与祝贺。多名优秀教师代表上台发言,分享在教育岗位上的感悟与经验。受表彰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当天,罗山街道教育发展促进会捐赠500万元,用于罗山街道各级各类学校添置教学设备、改善校园环境,以及奖励和慰问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
“当前,罗山街道正在全面提质升级,教育也处于提格增质的关键时期,全链条优质教育格局逐步形成。然而,在罗山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这需要街道各部门、社区及社会各界齐心面对、迎难而上、共同解决。”罗山街道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陈天奖表示,促进会将一如既往支持教育提升发展,助力罗山街道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罗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曾焕铁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向受表彰教师表示祝贺,并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表示,过去一年,罗山教育成绩显著:中学教育质量标杆凸显;小学教育百花齐放,多所学校在省市评选中获得荣誉;学前教育内涵持续深化,各幼儿园构建了特色课程体系。接下来,罗山上下要凝聚社会合力,营造尊教兴教浓厚氛围;强化统筹保障,夯实教育优先发展基础;聚焦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近年来,罗山街道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发展全链条优质教育,打造晋江教育新高地”目标,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新塘:
推进“一校一品”建设 打响“学在新塘”品牌
本报讯 (记者 许金植) 昨日上午,晋江新塘街道联合爱在心淌公益慈善基金会举行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对123名“耕耘新塘20年”教师、2024—2025年度街道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并举行爱在心淌公益慈善基金会“学校发展管理奖”颁奖仪式及退休教师慰问活动。
近年来,新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布局,全力推进季延中学新塘校区高中部、新塘实验小学等项目建设,不断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整体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为新塘教育事业发展的亲历者,新侨中学教师黄江水感触深刻。2005年,他从泉州洛江来到晋江新塘任教,转眼已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20年。他不仅见证了晋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更亲身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从简陋校舍到现代化校园,从传统教学方式到数字化课堂的广泛普及。黄江水表示,今后,他将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根讲台,为新塘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新塘举全街道之力,通过多方筹资成立爱在心淌公益慈善基金会,为新塘教育事业等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基金会持续联合街道开展各类奖学奖教活动,极大鼓舞了新塘街道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奉献教育的热情,“人人争做大先生”的氛围日益浓厚。
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庄晓芳表示,长期以来,街道广大教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知识与文明传播给莘莘学子、送入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价值。今后,各校要立足长远发展,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品质,不断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树口碑,扎实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在晋江、泉州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和辨识度的特色示范校,让家门口的每所学校都成为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好学校,共同打响“学在新塘”品牌,谱写新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