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柯以诺 记者 沈茜) 近日,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潮涌闽南承文韵 聚力振兴践初心”实践队走进泉州,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寻之旅。在红砖古厝间,在悠扬南音里,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这座世遗之城,试图解开闽南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
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队员们参观了朝东楼、德鑨建筑群、枪楼等闽南特色传统建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领略了蕴含在门楣堂号中的深沉家国情,并通过观看灯光舞剧《侨批往事》演出,进一步深化了对南洋文化与华侨乡愁的时代认知。
在梧林,南洋风格的小娘惹服饰体验店随处可见,队员们有幸考察到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并与传承人交流访谈。在传承人展示手艺时,队员们或踊跃试穿,或认真聆听,不仅学习了传统服饰文化,更理解了娘惹服饰“一针寄闽南,一线连南洋”的历史底蕴。
在晋江罗山,实践队来到草庵,近距离观察古迹遗址摩尼光佛石刻。通过讲解员的讲述,队员们了解了摩尼教的起源与发展,感受闽南文化的包容性,在摩尼教教义中感悟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
在安海,实践队来到兆泰1988文创园的金砖文化传媒公司。在这里,队员们深入调研了该公司设计制作的剪纸花灯,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融合赞叹不已。
实践队还走进安平桥文化公园,近观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的安平桥,在发送垃圾分类宣传传单的同时,感受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温度,思考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新时代保护形式。
在本次泉州文化探寻中,实践队还走访了惠安大岞村、崇武古城和蟳埔村三个特色文化地标。
在本次实践中,实践队见证了闽南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与开放性,在体验特色民俗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思考非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在考察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中更深度地探寻经管学科的发展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