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诗怡) 昨日,记者从晋江市少体校获悉,该校31名学子在今年高考和体育类招生中,成功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西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录取。此外,武术散打项目的吴倩成功考取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此次录取涉及游泳、网球、举重、田径、击剑、武术散打、跆拳道、柔道、武术套路、篮球、足球、羽毛球等12个体育项目。其中,羽毛球项目成绩斐然,10名运动员分别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值得一提的是,刚刚从世青赛凯旋的游泳健儿陈声鑫被西南大学录取,以出色表现书写“体教融合”的精彩答卷。
“吴毅衡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录取,苏锋去了宁波大学,张子鑫拿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通知书……”这个暑假,晋江市少体校男篮教练许建基的手机不断接到喜讯。以“体教融合”模式为抓手,该校男篮梯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成长公式”:小升初时进入晋江实验中学就读,实行“双重管理”——在校期间,实验中学负责文化教育,放学后则由体校接管训练、生活及日常管理。“不仅训练严格要求,读书也不放松要求。”许建基说。
作为“体教融合”模式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吴毅衡2019年进入晋江市少体校,身高1.88米,司职得分后卫,人送外号“小飞侠”,曾代表泉州在省运会男篮比赛中斩获第三名。再过几日,他将带着篮球梦想,前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运动训练系报到。这份机遇得益于校际合作搭建的“桥梁”。2025年2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学院领导班子到晋江市少体校调研交流,双方就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达成合作共识。许建基表示:“吴毅衡的录取,不仅圆了他的大学梦,促进其进一步成长,也将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征战CUBAL增添力量。”
从赛场到考场,从训练馆到大学课堂,晋江市少体校为怀揣体育梦想的孩子们搭建了“升学有通道、发展有平台”的成长通道。
作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晋江市少体校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模式,构建新形势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享、体教双赢”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业余训练工作管理,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力度,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型尖子运动员。
晋江市少体校校长陈小兵表示:“体教融合并非简单的‘体’与‘教’相加,而是要让体育精神贯穿教育全过程。”未来,该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与更多院校合作,为学生带来升学机遇,拓宽升学渠道,探索“专业训练+文化学习+职业规划”的全链条培养模式,让体育不仅成为学生的特长,更成为照亮其未来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