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路奋进护安康 仁心筑梦守灵源

陈嘉虹

陈克智

苏新泽

院长感言 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主任林友谊: 值此医师节之际,我代表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全体医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过去一年,我们以升级犬伤门诊为起点,完善救治链条,守护居民健康;中医内科秉持“大医精诚”,提供全周期中医药服务;康复理疗科创新小儿推拿,以绿色疗法赢得家长信赖。从晨曦到深夜,白大褂们用专业与仁心织就健康防护网。今日,我们表彰优秀,更见证每一位医师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你们用一把清创钳、一支银针,践行着“预防疾病、守护健康”的神圣使命。愿我们继续携手,以创新服务与人文关怀,为灵源街道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晋江市中心地段灵源街道灵水社区,三层门诊大楼于1997年建成。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提升医疗水平,2013年12月开始兴建医用综合大楼,并于2016年投入使用。院区占地面积11亩,现有综合楼七层,业务用房面积7720平方米。辖区共有10个社区,服务常住人口约7.5万人。中心业务科室包括全科、外科、动物致伤门诊、妇科、中医内科、康复理疗科、公共卫生科(含预防保健科、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睡眠障碍门诊、心电图室(远程心电图会诊)、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中西医药房、护理室等。

其中特色科室包括中医康复理疗科(国医馆)、中医内科、犬伤门诊、妇科(盆底康复中心)、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晋江唯一一家海洛因药物替代治疗门诊),晋江交警五里工业园区微车管所。

基层闪耀“健康星”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访三位扎根基层的优秀医师,记录他们用专业与温情守护居民健康的动人故事。这些平凡的坚守者,以仁心筑防线,用匠心护安康,成为城市健康防护网中最贴近群众的“健康卫士”。

犬伤门诊:守护居民的“安心屏障”

“现在处置更规范,就诊也更舒心!”一位曾先后两次到该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王先生感慨道。作为晋江市首个标准化犬伤治疗专区,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犬伤门诊从2016年迁入新大楼后,就诊环境焕然一新:独立的处置区、规范的流程指引、专业的冲洗设备,构建起从伤口评估、冲洗到疫苗注射、破伤风预防的完整救治链条,最大限度降低狂犬病感染风险。

该中心全科/动物致伤门诊主治医师苏新泽,是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理事。十多年来,他坚守诊室,用一把清创钳、一支疫苗守护群众安全。“最让我欣慰的不是处理了多少伤口,而是通过规范处置让每一位患者远离狂犬病威胁。”苏医生坦言,“在基层,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在成就健康大事。”

中医内科:传承“大医精诚”的全周期守护

走进中医内科诊室,浓郁的中药香扑面而来。这里以传统中医药为核心,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为居民提供从疾病防治到体质调理的全周期服务。科室医师陈克智是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许志良“和中思想”的学术继承人,擅长针药结合治疗内、妇、儿科常见病。

“月经常见诸症、儿科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体质调理……这些看似普通的疾病,背后是每个家庭的牵挂。”陈克智说。

一位因反复感冒带孩子就诊的家长表示:“陈医生不仅治好了病,还教我们调整饮食和作息,现在孩子体质明显增强了。”自建科以来,中医内科以平价、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康复理疗科:小儿推拿里的“绿色疗愈”

“小朋友,张开手,我们来做‘小老虎推山’!”在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陈嘉虹正用生动的比喻为孩子进行小儿推拿。作为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她师从晋江市名中医柯建华,2023年引入的小儿推拿疗法,成为科室的“明星项目”。

该疗法采用茶油、滑石粉等介质,通过轻快柔和的推按调理小儿咳嗽、食欲差、体质弱等问题。“很多家长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结果孩子长肉了、个子长高了,也不容易生病了。”陈嘉虹笑道。如今,科室每月接诊小儿推拿患者超百例,家长们口口相传,让这项“不恐怖”的绿色疗法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从犬伤门诊的规范化管理,到中医内科的全周期守护,再到小儿推拿的绿色疗愈,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们用行动诠释了“小门诊大作用”的深刻内涵。在这个属于医师的节日里,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以仁心与匠心,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正如苏新泽医生所说:“基层医疗的每一份坚持,都是对生命最温暖的承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