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巧织“幸福网” 托起“安居梦”

永和坂头:“四微联动”小事做实暖邻里

本报记者 王诗伟 实习生 王思健

近日,一场邻里生活季活动在晋江永和镇坂头村西堡新苑热闹举行,现场有文艺会演、志愿服务、趣味游园等,孩子们开心地嬉戏玩耍,居民们惬意地聊天歇息,一派和谐欢乐景象。

邻里生活季的举行,折射出永和镇高铁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坂头村立足基层治理和小区品质提升所下的“绣花功夫”。

巨龙飞驰,新区崛起。坂头村位于高铁新区“核心区域”,回迁后,3个环境优越、配套齐全的小区——陶然新苑、格瑞新苑、西堡新苑,给该区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个小区共安置房屋5503套。

“安置盘子大,如何让‘安置’变‘安居’是一个大课题。这需要我们从小处着眼、向实处发力,不断探索新的治理和服务模式。”坂头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龙表示,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坂头村邻里中心多举措聚民心,以“四微联动”编织民生“幸福网”——用“微服务”传温情、从“微心愿”读需求、让“微协商”聚共识、以“微公约”守文明,让每个平凡日常都丰盈而温暖。

举办邻里生活季、定期义诊义剪等活动,把“微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是坂头村打造邻里“幸福新场景”的缩影。

每到传统佳节和不同季节,坂头村邻里中心都“量身定制”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增进邻里情谊,提升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责任感和获得感。

“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出门理发很不方便。”在坂头村各个小区都有“心愿墙”,家住格瑞新苑的许大爷在墙上写下自己的“微心愿”。

群众有心声,服务有“回响”。几天后,义剪服务便送上门——该小区党支部携手物业公司在小区里设置了一处便民理发点,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专属理发服务。

“下楼就能理发,很贴心!这种好事,我要‘拍报’给厝边。”许大爷乐开了花。

点亮“微心愿”的事例,在这个小区还有很多。对于有居民提出的“增强文明意识,共同维护小区卫生”的诉求,小区物业当即回应,组织正在放暑假的孩子们一起捡拾烟头、饮料瓶等,并以有奖兑换的方式,按照孩子们的“微心愿”,奖励他们文具等小礼物。

“参与文明行动,获得心仪的文具,既圆了孩子的小愿望,又给小区‘美颜’,还传递了文明风尚,一举多得。”家长们纷纷给这波操作点赞。

在推进小区共治上,坂头村邻里中心携手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不断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搭建多元化的协商场景,找准社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草坪设计不合理,每次回家要绕一大圈。”部分家住西堡新苑的业主反映。对此,坂头村第三网格、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等多方展开走访和协商。最终,各方达成一致意见:在不影响绿化整体景观的前提下,改造一条便民通道。随即,物业迅速响应,科学施工,让居民回家的路更近、更便捷。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围绕群众反映集中、涉及公共利益、需要协同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坂头村不断深化“民事民议、民事民商”机制,让协商议事成为凝聚共识、汇集智慧、服务民生的重要路径。

“电动车再也不用‘飞线’充电了。”最近,陶然新苑的业主发现,小区新增了32个电动车充电口,格瑞新苑也同步配套,“飞线”充电、进楼充电和电动车乱停放现象成了“过去式”。

这是坂头村小区治理“微公约”落地落实的又一生动体现。为推动业主积极参与小区治理,提升小区生活品质,各小区围绕“飞线”充电、电动车乱停放、占用通道楼道、不文明养宠等问题,共同协商制定操作性强的“微公约”,并张贴在小区出入口、宣传栏、楼道口等显著位置,引导居民自觉执行、相互监督,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住宅小区的管理品质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

为深化党建引领住宅小区管理品质提升,打造和谐宜居的高铁新区“城市窗口”,永和镇不断推深做实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会议”工作机制,以坂头村党组织为基点,联合福厦高铁泉州南站、物业公司、高铁实验小学、晋江农商银行等单位党组织组成党建联盟,将辖区企业及物业公司纳入“红色合伙人”,建立“1+1+N”的党建联盟,打造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构建起组织共建、要事共议、问题共商、决策共谋、服务共创的小区治理格局,推动实现从“安家”到“安心”、从“安置”到“安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