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自煌 通讯员 庄琨
昨日,晋江市磁灶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磁灶镇人民政府2025年上半年工作报告、磁灶镇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度财政决算报告、磁灶镇文体旅融合发展工作情况报告,以及磁灶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
今年初以来,磁灶镇持续深化拓展“1+6”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有效的发展成效:1—6月,全镇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75.86亿元;在2025年全国镇域500强排名中位列第151位;“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乡风”志愿服务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做法入选全省第三批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磁灶镇文体旅融合发展工作以泉州申遗成功为契机,全镇上下齐心合力,从资源梳理、禀赋挖掘到氛围营造、聚力造势,从队伍打造、人才培育到文化传承、产业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世遗泉州,多彩磁灶”品牌不断深入人心,文体旅融合发展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镇磁灶示范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动力。
磁灶镇党委书记蔡文卿表示,磁灶上下要以“拼”的姿态,全力攻坚下半年目标任务;要以“抢”的劲头,全面提升工作落实力执行力;要以“实”的作风,全心全意惠民生暖民心;要以“硬”的担当,凝心聚力献良策谋发展,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示范城镇。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磁灶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稳增长、促转型,推动产业质效提升。
项目支撑更有力。签约入库项目5个,总投资37.6亿元;实施晋江市级以上重点项目38个,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64.3%;中景智能、鑫云彤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
园区配套更完善。4个“四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超2亿元;在库9个标准化项目新增签约入驻企业4家、投产企业5家、纳统企业5家,实现产业空间投产率62.8%,推动国发基金和市属国企、中辉园区联合设立产业园区基金,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要素服务更优化。促成小微企业融资1889户、放贷金额27.6亿元;额度5000万元专项债纳入市级盘子;新增“磁灶陶瓷”地标授权企业25家,发布外墙砖、陶瓷瓦、仿古砖等3个团体标准;40家企业(商户)列入2025年消费焕新名单,比增66.7%;市场主体突破1.8万家。
创新转型更强劲。实施技改项目59个,完成投资20.7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4.7亿元,比增31.4%;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18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完成117家企业研发经费纳统;华泰、宏华获评2025年度省级绿色工厂,新奥燃气、聚隆包装等5家企业入选2025年泉州市级工业龙头企业名单,沐途者体育等4家企业入选泉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下半年,磁灶镇将聚力动能转换,科学谋划“十五五”,深入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推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筑牢建筑陶瓷、包装印刷、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根基,加力发展新材料、宠物经济、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城乡品质持续改善
今年上半年,磁灶镇一体推进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功能品质,着力打造兼具精致、品位与温度的晋西辅城。
全域规划日趋完善。完成大坪、宝洋工业区控规编制,推进大宅、新垵、钱坡等村规修编;保障宅内220KV晋磁变项目建设及塔基征迁。
交通路网更加健全。建成实验小学配套道路及太昌张林东山连接道路,实施村道“白改黑”3.2公里,一批村镇道路建设前期加快推进;新增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标识100多处,投用语音提示桩16台。
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完成2个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终验、1个初验,初验率达85%;东山水库截污工程开工建设;优化林地空间布局338亩;完成58处露天堆场整改,新增3家陶企原料进仓入库。
精细管理有力有效。住宅小区实现业委会和党组织100%覆盖,镇财投入100万元实施小区设施设备及绿化提升工程;陶东路、晋光路等主干道沿线环境得到整修美化;拆除违章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清理户外广告牌200多块,立案查处违法渣土运输23宗。
下半年,磁灶镇将持续完善城镇功能,坚持规划引领、空间拓展与品质提升协同推进,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和美乡村成效突显
今年上半年,磁灶镇千方百计提振农业效益、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成立磁灶镇乡村振兴促进会,策划生成村级重点建设项目113个,太昌文化中心等一批村级项目建成投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500万元,比增37.8%,其中超百万元村4个。
村容村貌改善提升。建成美丽微景观、美丽田园、美丽公园等15个,整治撂荒地超1000亩、裸房153栋;苏垵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泉州市乡村“五个美丽”整村打造培育名单,东山、洋宅、岭畔等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
治理根基持续巩固。遴选储备并重点培养村级“好青年”“好党员”骨干力量218名;15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夕阳红调解队”“自己人调解室”等特色协商机制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大埔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创建2个泉州市三星级以上“党建+”邻里中心。
下半年,磁灶镇将提速全面振兴,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全域统筹、全员参与、全面振兴,以九十九溪沿线村庄为重点,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带。
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今年上半年,磁灶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会保障更厚实。认定12户“四帮四扶”对象,发放各类低保救助资金超600万元、惠及1300多人;申报长者食堂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为近4000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完成残疾人助学申报超200名;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7.76%。
教育事业更繁荣。磁灶中学扩容二期1号楼顺利封顶,且一级达标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首轮复核,晋江五中高中部项目完成图审、预算,晋兴职校二期工程完成财政评审;全镇获泉州市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立项2个、申报晋江市级以上课题12项,晋兴职校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完成10所学校“5G+智慧教室”建设;建立“1+N”校际资源共享模式,大埔中心幼儿园入选教育部“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园。
医疗服务更优质。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系泉州市首家“二甲”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立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洪敏俐传承工作室;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共建“中医儿科优势专科联盟”;入选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家庭医生签约覆盖超5万人,洋尾村一体化卫生所获评泉州市五星级“党建+”邻里中心卫生健康服务站及晋江市级“精品中医阁”。
文化供给更丰富。磁灶窑系列文物在杭州博物馆展出并引起广泛关注,宣传片《晋江非遗山海行》展示三吴刣狮传承;吴添宝获评泉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苏垵“黑茶古”传习所入选为泉州市级非遗传习所,张林姜母鸭、磁灶窑滴水兽制作技艺入选晋江市第八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镇老体协获评2024年泉州市老体协工作先进单位,镇文体活动中心获评全省特级综合文化站。
下半年,磁灶镇将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倾力提优公共服务品质,持续擦亮民生底色、厚植幸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