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珊妹 董严军
近日,福建省向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全流程数字化低碳生态染整智能工厂”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这是向兴纺织斩获的又一项省级荣誉。
近年来,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兴纺织在硬件升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并获得了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日前,记者走进向兴纺织金井工厂面料实验室,琳琅满目的测试设备映入眼帘。防晒指数、透气度、耐磨度……向兴纺织研发总监杜国海告诉记者,面料各项功能都能在这里进行测试。
“炎炎夏日,面料的防晒效果要好,材质要轻薄。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穿着体验,我们每年都研发创新功能性面料。”杜国海拿起一款产品介绍,这是今年公司新推出的“薄荷系列”防晒面料。
据悉,向兴纺织创新性运用微胶囊技术,将天然薄荷成分嵌入纤维内部,再纺丝制成高端功能性面料。这款面料具有防晒、凉感、抗菌、除臭等多项功能。
为做好每一款面料,向兴纺织研发团队经常一“磕”就是大半年。
以瞬间凉感防晒衣的面料为例。“当时,我们纺丝采用凉感微胶囊技术,前期试验结果一直不好,达不到织造要求。”向兴纺织高级工程师谢云峰回忆,经过多番试验,他们发现,微胶囊在纺丝液中团聚、沉降,导致其在纤维内部分布不均匀,甚至堵塞喷丝孔。这一度让研发团队犯愁。
通过不断“头脑风暴”,谢云峰和团队成员提出一个想法:可以尝试采用“母粒共混”法,通过逐步分散、层叠等手段,让微胶囊在纺丝液中均匀分布。
有了灵感,马上开干。研发团队用时半年,试验微胶囊壁材;再用时半年,通过试验切片过生产关……有好几次,因壁材厚度不符合要求,纺丝过程中破坏了微胶囊的缓释结构,试验功亏一篑。
“成功是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回忆起面料的研发过程,谢云峰感慨,“一款功能性面料的研发,背后是以年为计的辛勤付出,是匠人心血与汗水的凝聚。”
最终,向兴纺织成功攻破微胶囊凉感工艺,胶囊壁厚度仅100纳米~200纳米。截至目前,向兴纺织共拥有100款不同功能的防晒面料,合作知名成衣品牌超百家。
一款款拳头产品的诞生,背后是向兴纺织强大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和持续创新的企业基因。设备齐全的面料实验室、精进专业的科研团队、高度智能的生产流程、持续创新投入的初心坚守,为向兴纺织一系列高端功能性面料的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