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心心) 近日,晋江内坑镇职工子女暑托班开班,红果果点、小海豚点、深圳村点、长埔村点等4个教学点迎来106名职工子女。据悉,在为期20天的托管中,孩子们不仅能得到贴心看管,也将在非遗研学中“解锁”新知识,开启一段别样的暑假旅程。
开班首周,暑托班便分批开启研学之旅,组织孩子们分别走进小浯塘酱油酿造基地及晋江市书藏楼。“原来酱油是慢慢酿出来的,长知识了!”孩子们在百年工艺作坊里,亲身体验“打酱油”,听传承人讲述酱油古法酿造的“七十二道工序”;另一路的孩子们则在晋江市书藏楼参观学习,在讲解员引导下了解藏书文化脉络,体验传统拓印技艺。
据了解,今年内坑镇职工子女暑托班以“非遗文化浸润”为特色,精心设计了系列研学活动。除了酱油酿造体验,古山花生糖制作、米糕手工研学将让孩子们在香甜中感受传统美食技艺;泉州非遗“黑金推·沥金画”课堂上,孩子们将用特殊工具在黑色底板上“沥”出金色图案;刣狮表演、福船模型制作等活动,将会让孩子们沉浸式触摸海丝文化脉络。
“我们希望打破传统托管模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内坑镇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暑托班还将组织学员走进中国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闽台缘科技馆等地,兼顾红色教育与科技体验。每天8:30至17:30的课程中,互动游戏与手工制作穿插进行,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平时上班没时间带孩子,现在看到他每天回家都炫耀学的‘新技能’,特别放心。”职工家长谢鸿婷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作为职工的“娘家人”,内坑镇总工会通过公益暑托班,既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中收获知识与快乐,让这个夏天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