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玲玲 通讯员 陈丹红) 10日,国际华人骨科基础与转化高峰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科学院海丝骨科论坛在晋江举行。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教授指出,本次骨科高峰论坛以“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为核心命题,成功搭建起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对话桥梁,为学科的协作与进步注入新动力。此外,他勉励与会专家、学者携手奋进,共同推动国内骨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当前,骨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转化医学也在加速推进。”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国际华人骨研学会现任主席肖国芝教授表示,本次论坛的研讨内容涵盖关节软骨重建、脊柱退变、骨再生、创伤修复、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期待借助海丝骨科论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骨科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晋江为纽带,将东西方的智慧汇聚在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骨科健康挑战,为推动全球骨科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医疗质量是立身之本,但科学创新才是持续发展的引擎。”提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张长青教授提出“临床牵引、科研赋能”的发展理念。他说,晋江通过举办高端论坛打造开放交流平台,将进一步助力形成“以会聚才、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环。
开幕式结束后,国内外骨科顶级专家和学者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讨论、专题发言等形式,围绕骨科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创新技术等多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临床经验,共同探索骨科领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