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泽宇 通讯员 颜筱琦) 7月2日,怀着对传统木工技艺的好奇与期待,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小记者快乐出发,走进晋江市博物馆开启“小小鲁班成长记”研学活动。
活动当天,小记者们早早地来到晋江市博物馆集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眼睛里闪烁着对活动的期待。踏入博物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和鲜活的木质雕像映入眼帘,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原来木工技艺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啊!”小记者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鱼,穿梭在各个展陈之间,感受着历史文物的韵味。
随后,小记者们化身“小小工匠”,开启了“匠心”体验之旅。“这个锯齿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呀?”“这个刨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面对眼前的各种木工工具,小记者们立刻睁大眼睛,认真地研究起来。
切割木块、打磨配件、创意组装……活动中,小记者们的奇思妙想如同火花般碰撞,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木工作品。有的为啄木鸟加上“长长的尾巴”,有的给它安上 “圆圆的眼睛”。“你看我的啄木鸟,它的嘴巴能活动呢!我也是一名小工匠啦!”小记者肖英东举着作品向大家展示,脸上满是骄傲。
在反复的拼装探索过程中,小记者们对传统木工技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切身体会了专注、耐心、坚持、勇敢、探究的“工匠精神”。
小记者感言
我很敬佩那些默默坚守传统技艺的匠人。在“玩”木头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木匠的相关知识,也在完成木工作品后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吴泺祺(三年7班)
活动中,我们化身小木匠,用双手探索木头间的奥秘。原来做木工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耐心,看着自己的作品,自豪与欢乐在心底雀跃。
肖英东(四年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