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王忠宝:三维发力 与企业“双向奔赴”

“扎根于晋江的科技特派员”系列报道⑩

科技特派员王忠宝(左)在实验室与同事交流。

本报记者 施珊妹 董严军

今年是晋江市科技特派员、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王忠宝来到晋江的第11年。这些年,他见证了海西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变革与发展。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倒逼不少纺织企业“向内卷”。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纺织企业“卷”起面料的功能与设计,越来越多注重研发的企业寻求与专业院所的深度合作。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与凤竹纺织的配合中,摸索出了三种合作方式,通过一个个项目的潜心攻关,实现了与企业的双向共赢。”王忠宝告诉记者,他自主研发并采用凉感纤维产品、锦涤皮蕊纤维、莱赛尔纤维等一系列新型纤维材料,增强了凤竹公司产品的功能性、新颖性、差别化,使其产品系列更加多样化、竞争能力提升。

在双方的合作中,依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在化纤基础材料方面的研究,是重要一环。

“我们与凤竹纺织于2023年启动的莱塞尔纤维在针织面料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便得益于总院在新型莱赛尔纤维材料研发方面的力量支持。我们在利用新型原材料和染整加工环节进行技术叠加和改进,如莱赛尔拉毛起绒针织帽衫面料替代涤棉拉毛起绒针织帽衫面料,极大改善了面料掉毛率、抗静电能力,降低了纤维材料的损耗率,既提高了面料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另外,我们采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最新研发的‘优赛尔纤维’与保暖聚酯纤维进行‘五明治’结构设计生产新型保暖面料,充分发挥‘优赛尔纤维’的防原纤化自带功能,与自主研发的聚酯保暖纤维材料相结合,使凤竹公司‘五明治’针织面料系列新增多功能产品。”王忠宝告诉记者。

莱赛尔纤维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对世界纤维行业具有革命性意义。中纺院对标国际巨头奥地利兰精公司,追赶其在市场上垄断15年之久的“天丝”产品,不仅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同时,其产品价格比兰精公司同类性能莱赛尔纤维便宜近30%,可大幅度降低凤竹公司生产成本。科技特派员团队还研制出以莱赛尔为主要成分的多组分精梳混纺纱线及其面料和高档T恤、衬衫服装产品。面料属于高端功能性纺织品,产品附加值高,解决高档面料的原料成分单一而造成的服用性能单一问题,大幅度提升纱线及面料产品的品质,对于增强服装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除了依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技术优势,王忠宝及其团队还主动经常向凤竹纺织提出设想。以生物基聚乳酸复合纤维为例,这是一款以玉米为原料的产品,具有手感柔软、光泽度高、弹性好、优良吸湿速干的功能,抗菌率达99%,不添加化学剂,适用于儿童服装、床上用品。王忠宝和团队联合凤竹公司成立专项小组立项攻关,目前项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开发出具有优良弹性回复功能的聚乳酸复合长丝纤维2种、聚乳酸多功能针织面料6款,正在进行市场推销。另外,该技术团队与凤竹公司技术团队针对运动品牌夏季运动T恤需求高凉感功能面料,采用“锦纶+聚乙烯+超热导粉体”复合基技术模式,研制出了具有超高凉感性能的复合长丝,其凉感值更达到0.28(国标为0.15),可耐加工极限温度为200℃。该面料打破了以往凉感面料依靠面料后整理添加凉感整理助剂,面料凉感值低、耐洗性差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面料永久性超凉感功能,赢得了运动品牌客户的青睐。“联合研发+自主创新+实现共赢+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成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急企业所急,王忠宝及其研发团队帮助企业充分掌握新材料的应用特性和生产工艺控制要点,对于首批投入打样或生产的产品,团队主动加班加点现场跟踪检查、调试,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摸清一手原始数据资料,分析改进生产工艺参数,全面准确把控攻关工作。累计召开工作联系会12次、深入车间加班加点80余人次、获得相关科研有效数据400多个、攻克技术难点7项。同时,王忠宝及其研发团队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疑难解答,使企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有效提升,也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