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为幼儿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晋江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蔡红亮

过去的一个月,晋江以“学前有法·善育有规”为主题,精心组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创新打造“法治引领、多元协同、特色实践”的晋江模式,为幼儿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线上线下联动 宣传入脑入心

学前教育宣传月期间,晋江各幼儿园摇身一变法治知识宣传阵地。各园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涵盖法律核心条款、常见教育问题解答及家园共育指南,有效提升家长依法育儿意识。

例如,内坑镇幼儿园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通过定期推送教育部科学育儿指南,为家长提供权威、实用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保教观念。同时,创新开展线上家园共读“法”活动,以互动性强、形式新颖的方式,激发家长学习法律和育儿知识的热情,引导家长依法科学育儿。

不仅如此,各园还积极走进社区,将宣传触角延伸到基层。教师们深入村落,设立宣传站点,热情地向社区居民分发宣传手册,耐心讲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不仅拉近了“家园社”之间的距离,更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为幼儿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晋江各幼儿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阿梅中心幼儿园邀请法治副校长与法律顾问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龙林中心幼儿园创新教师培养方式,组织“法规知识竞赛”与“案例研讨”活动。晋江市第八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法治素养大练兵”项目更是别具一格,以竞赛形式将法律条文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多元实践 融合育人

活动期间,晋江各幼儿园积极探索创新,将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体验,让“学前有法”理念落地生根,同时大力推动文化传承,为幼儿成长铺就多元底色。

晋江市实验幼儿园的“小手印·大坐标”亲子定向赛别出心裁,首创“运动+艺术”双轨模式。活动打破成人主导传统,从“两人三足”喊节拍前行到祖孙共捏姓名牌,家长以“玩伴”身份融入。跳绳、扎染等活动中,家长倾听孩子奇思妙想,教育在平等对话中悄然发生,法治观念也在温馨氛围中得以传递。

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1285名萌娃化身“小小文化推介官”,用闽南童谣、情景剧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进晋江历史长河,感受地域文化魅力。潮玩市集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说闽”摊位教人闽南语,“学前教育”摊位宣传学前教育法。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环节,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易懂,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学前宣传月恰逢“六一”儿童节及端午节,晋江各幼儿园巧妙借助“双节”,开展主题活动。如桥南中心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法主题普法游戏活动。“普法大转盘”“普法投篮”等互动环节趣味十足,家长与孩子协作答题,在欢乐中学习幼儿权益保护、科学育儿等法律要点。

苗苗中心幼儿园“民俗体验”“游园会”激活幼儿文化认知,多活动并行成效显著。灵源街道教育中心创设“六一议事会”等场景,以投票表决、游戏化课程引导幼儿理解权利与规则,培育法治意识,构建多维互动网络。梅岭街道教育中心“萌娃当家·趣玩集市”跳蚤市场活动,幼儿变身“小老板”“小顾客”,在真实交易中锻炼能力。星星实验幼儿园参与邻里生活季活动,承办跳蚤市场义卖捐款,特色摊位点燃居民参与热情。

家园齐学法 共筑成长路

晋江各幼儿园积极作为,将法治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家庭,不仅重视幼儿法治启蒙,更强调家长学法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多元活动,提升家长法律素养与科学育儿能力,凝聚家园教育合力,为幼儿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安海实验幼儿园独具匠心,特别邀请晋江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针对小、中、大班幼儿家长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三场精准普法讲座,让家长清晰了解幼儿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晋江市第二实验幼儿园举办的“学法共育”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长课堂,成为家园沟通的桥梁。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法治相关的游戏和互动环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

青阳教育中心开展的“家园聊体会”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园长说、教师说、家长说、孩子说”等多个环节,为家幼提供了多视角分享对学前教育法感悟和体会的平台。东石第二中心幼儿园创新开展的“家长‘百人聊体会’”活动,将家幼学法的共识凝聚推向新高度。百名家长齐聚一堂,共话育儿心得与法规认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凝聚了科学育儿和学法的共识。

晋江市第五实验幼儿园倡导家长和教师一起深入学习学前教育法,了解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在日常教育中,依据法律理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通过开展“科学衔接,共育成长”家长讲座活动,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家长科学制定家庭规则,推动家园协同依法施教。

永和镇多所幼儿园邀请专家开展“和谐的亲子关系”等专题讲座,传递科学育儿理念和法治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亲子观。家长学法后,能更好地将法治理念融入亲子互动,为幼儿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幼儿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家幼理念同步更新,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晋江市建立的“家园社”联动机制也为家幼学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各幼儿园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融入法治元素,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为深化理论支撑与实践联动,晋江市教育局特邀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开展专题讲座,强调学前教育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同步举办市级“家园共读”活动,通过专家普法、多方研讨凝聚依法治教共识,为科学育儿注入专业动能。

“学前有法,让每一步成长都有迹可循;善育有规,让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期待。本次活动覆盖广泛、反响热烈,有效提升了全社会依法治教、科学育儿意识,为晋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晋江将继续深化家园共育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幼儿的成长之路。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