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自煌
昨日艳阳高照,晋江磁灶镇苏垵村第四网格的村道上一派热火朝天,苏垵村新一期的道路修缮及“白改黑”工程正加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道路改造得到苏垵村民的积极响应,社会各界累计捐赠30多万元用于项目建设。
苏垵村第四网格村道改造项目是苏垵村乡贤促振兴的一个剪影,也是磁灶实施“雁阵齐飞”兴巢助力工程的一个生动注脚。
以“雁阵齐飞”兴巢助力工程实施为抓手,磁灶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推动能人返乡,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动力支撑。
今年年初,磁灶镇乡村振兴促进会成立,在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激发乡村活力,不断探索适合磁灶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同时广聚社会力量,营造浓厚氛围,更让磁灶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近年来,磁灶镇村两级累计召开乡贤恳谈会、座谈会100多场次,海内外磁灶乡贤累计捐资超亿元,有效推动超百个镇村建设项目落地。
以苏垵村为例,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全村各界乡贤已累计捐赠乡村建设资金超3000万元,无论是民生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还是乡风文明营造、乡村产业发展,都活跃着乡贤的身影,凝聚着乡贤的力量。
3月中旬,磁灶镇2025年深化拓展乡村振兴行动现场交流活动如期举行,磁灶镇党政领导、26个村(社区)主干等实地走访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看项目、听汇报,通过参观交流,取长补短。
“类似的乡村振兴现场交流活动,磁灶镇已连续多年开展。”磁灶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活动的持续举办,有效推动了各村(社区)晾晒比拼互促提升,实干争先谋振兴。
2025年,磁灶镇共策划生成113个村级重点项目,其中“集体增收共富”项目共36个,占比32%;1—5月,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1342.36万元,同比增长38.9%。
截至目前,磁灶镇还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福建省劳动模范3人、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泉州市劳动模范2人,10名村书记获评晋江市第三批农村(社区)治理人才(其中特级人才占晋江市50%)。
“雁阵齐飞”兴巢助力工程是磁灶镇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磁灶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重要抓手之一。
今年年初以来,磁灶镇持续推动“百企帮百村,能人促振兴”行动,井边村村企合作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项目成效明显;持续推进“乡创联盟”导师帮带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联建结对“老带新”,乡村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同时,策划开展“晋江乡村振兴日”系列活动,鼓励社会力量灵活参与乡村项目建设,有效推动东山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项目落地生花。
据介绍,通过实施“雁阵齐飞”兴巢助力工程,磁灶镇还将着力丰富乡村振兴专家智库,组织乡村干部参加乡村振兴专题研修班及“兴村善治头雁”系列培训;组织企业赴校园巡回招聘,吸引磁灶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发展。着力提升乡村人才服务质量,一方面,充实乡村教师、全科医生、农技推广员、旅游服务等专业人才,提升乡村宜居环境和休闲旅游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持续抓好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的人才培育、招引,策划实施一批乡村振兴专题社科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着力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实施农村实用人才三年培育计划,组织辖区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参加农村电商、农业经理人等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实施好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挖掘一批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者,打造一批乡村工匠、乡村工匠名师工作站;开展“手作传情·匠心映乡”村播系列活动,通过新媒体和自媒体宣传,让磁灶镇乡村工匠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