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b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田洋村的“马蹄经”

日期:5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阴 地点: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田洋核心区

今天,我再次来到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田洋核心区,因为一杯“网红奶茶”。

不久前,朋友特地从九十九溪一家奶茶店给我带了一杯奶茶,直夸“很特别!”

起初,我不以为意;浅尝一口后,立即被惊艳到。香甜的奶茶夹杂着清脆爽口的马蹄,“咔嚓”一声,清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初夏的燥热感瞬间被驱散。

奶茶和马蹄“联姻”了?这个“神仙搭配”是怎么想出来的?

带着问题,我找到了九十九溪“马蹄实验晓学”奶茶店的店长何文雄。

“进驻九十九溪前,我们了解到,项目核心区所在的田洋村此前以种植马蹄为主业,不少村民以种植马蹄、售卖马蹄、加工马蹄为生。我们就想将马蹄饮品作为主打产品,并把‘马蹄’二字嵌入店名中。”何文雄说,经过六个多月的研发,店里开发出了马蹄轻乳茶、马蹄生打椰、马蹄手打爆柠等饮品。“非常受欢迎,仅马蹄轻乳茶高峰期一天就可卖出100多杯,很多顾客还自发帮我们宣传。”

至于田洋村为何大量种植马蹄,何文雄向我介绍了村里的“马蹄大叔”谢幼细。

走进一栋三层小楼,我找到了60多岁的谢幼细,他与老伴孙爱珠正麻利地削着马蹄。100多平方米的小院里,摆放着一摞摞麻袋装的马蹄,还有好几个泡着马蹄的大水缸。

老谢一边削马蹄,一边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村民将马蹄种子从外地带回田洋村,村里自此开始种马蹄。“我们村位置比较偏僻,以前出村只有一条土路,所以早前大家种马蹄就是为了自家食用。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人来村里设站收购马蹄。”

老谢说,种水稻辛苦且收益低,而马蹄是经济作物,亩产可达五六千斤,收益比水稻要好点。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村里家家户户种起了马蹄。

“晋江有不少村,种马蹄的门槛也不高,为什么收购站只来你们村收呢?”我提出疑问。

“因为九十九溪从我们村川流而过,溪水水质好,非常适合马蹄生长,所以我们村种出来的马蹄个头大、果肉雪白,还脆甜多汁!”说到这里,老谢的表情有些小骄傲。

他说,因为马蹄品质好,收购站还放话“有多少,收多少”,“听说收购上去的马蹄大多被送到厦门罐头厂加工成罐头,再卖到国外。也有部分卖到泉州各地,泉州人爱吃的水煎包、饺子、五香卷,里面包的马蹄大多出自我们村。”

近年来,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种马蹄、卖马蹄的人越来越少。对此,老谢说:“我理解,种马蹄是个辛苦活。”以前,村民收了一季水稻后开始种马蹄,正值大暑时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大寒时节,村民挖马蹄,要先放了地里的水,把地晾干后,用锄头和钉耙小心翼翼地挖开厚实的土层,“特别费体力,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又冷又热的。”

如今,转机来了。“我们村被开发成景点,许多人上门找我买马蹄。节假日游客多,马蹄做的五香卷很受欢迎,游客都夸‘好吃’。”说起这两年的变化,老谢眉飞色舞,他还被邀请去教前来研学的小朋友制作五香卷。

“去年,我们开发了系列马蹄文创产品,市场反响很不错。与此同时,还为到九十九溪游玩的孩子们提供马蹄研学、马蹄手作等项目。”何文雄说,接下来,“马蹄实验晓学”将开发马蹄鸡尾酒、马蹄酒等产品,让游客通过马蹄这个“小窗口”,感受田洋的“大世界”。

阿火(曾舟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