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玲玲
4月25日,2025年福建晋江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5所高等院校和334家福建省内优质企业齐聚一堂,共襄盛会。此次对接会阵容强大、规模空前,参会院校、企业数量均创历届之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对接会影响力的持续扩大,今年更是吸引了晋江以外的超百家优质企业参与。
近年来,晋江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创新校企人才工作机制,已连续举办四届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会,611家院校、1028家企业共赴“人才之约”。今年,在往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接会再次获得喜人的成果,共签订校企人才合作协议89项,达成 305项初步合作意向。
政府搭台
校企跨越山海奔赴
作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校企人才对接大会之一,当天的活动现场,1000多人齐聚一堂、热闹非凡。院校代表与晋江企业相关负责人“零距离”自由交流洽谈,就实习生输送、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办学等进行深入交流。
“我们学校是第一次来参加晋江的校企对接会。与其他地方的同类型活动相比,晋江给我们的感觉更加接地气,企业和高校能够面对面沟通交流,效果很好。”来自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志飞对活动的举办表示赞赏。他告诉记者,此次接到对接会的邀请函后,学校就广泛宣传发动,吸引了一大批意向来晋就业的学生投递简历。
“在此次参会院校中,我们学校可以说是地理位置离晋江最远的。考虑到路程因素,我们干脆把收集到的30多份学生简历带到了现场,直接投递给相关企业。”王志飞说,这些学生的专业涵盖食品、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目前已成功帮助学生匹配到专业相关的企业,后期学校也将继续跟踪推进。
“这次参会的企业非常多、质量相当高。单一个上午,我就和5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取得了初步合作意向。”无独有偶,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市场部部长温立强也感叹“收获满满”。
温立强介绍,东华大学原名为中国纺织大学,与晋江的鞋服产业匹配度非常高。一直以来,学校与安踏、七匹狼、利郎等晋江知名企业均有密切合作。这些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岗位,校企双方也在产学研方面取得一批成果。
“我们已经是第三次来晋江参会了,希望学校未来可以在金融、机械、信息、计算机等专业方向上,与晋江新兴产业有进一步的合作。”温立强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对接会取得实效,早在会前,主办方就提前征集了208家院校供给情况与303家企业需求,通过线上平台自选、人工筛选配对双重模式,助力校企双方预联系、预对接。目前,已有众多院校与企业围绕毕业生招聘、顶岗实习、冠名办班、定向培养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共建赋能
拓展校企合作路径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近年来,晋江始终坚持主动出击,精心制定政校企合作规划,每年多频次、分路线组织重点企业赴全国各地院校招聘对接。同时,晋江也积极邀请省外院校来晋考察交流,不断巩固“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为晋江企业与全国院校对接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方之一。“非常感谢晋江政府为我们企业提供了这么优质的校企合作平台。多年来,公司通过平台已成功与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关系。”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杨松苑介绍,目前,校企合作形式主要以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融合、技术研发项目合作、智能制造项目合作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主。
“我们会接收学生来公司实习,公司的技术人员也会到学校进行深造。”杨松苑表示,目前,公司有本科毕业生241人、硕士12人、博士4人,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能够与更多高校达成多元化的合作,让人才培养更加精准高效。
为进一步推动供需精准匹配,建立更多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当天,又有一批院校与企业携手,签约共建实习就业、联合培养基地。
与此同时,对接会上,政校企不断擦出新的合作“火花”——晋江市人社局还分别与延边大学、长安大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合作协议。东华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开封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众多院校也分别与凤竹纺织、恒安集团、九牧王、兴业皮革等企业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这次,我们不仅和兴业皮革有限公司签了校企合作协议,也和晋江市人社局、海峡人才市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未来,我们会把更多学生引到晋江就业创业。”王志飞透露,这些签约项目围绕人才培养、输送、就业创业等关键环节,将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联盟启航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当天的对接会上,“福建晋江校企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作为一个新生的联盟,它将以服务区域转型升级为核心,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积极探索“政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的育才好路子。
开封大学是“福建晋江校企合作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该校副校长院继恒对这一新成立的校企合作平台表示赞许。
“我们学校依托豫东产业带区位优势,与晋江产业集群形成机械制造-鞋服智造、食品工程-休闲食品、建筑工程-新型建材为主的三大专业-产业CP组合,为跨区域人才培育合作实现精准耦合。”院继恒表示,此次晋江校企合作联盟的成立,为开封大学提供了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源的通道,通过跨区域产教融合,不仅能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实践性,还能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反哺开封本地产业发展。
“这种合作模式有望将开封大学打造成为‘豫东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枢纽’,助力河南职业教育与沿海经济的双向联动。”院继恒说,学生将通过联盟获得晋江企业的实习或就业机会,提升毕业生薪资水平与职业发展空间,形成“高质量就业—招生吸引力增强”的良性循环。
访企拓岗
推动校企供需精准匹配
为深入挖掘合作的契合点,推动更多好项目在晋江落地,4月24日至25日,主办方还设置多条参观路线。院校代表可自由选择考察安踏、利郎、七匹狼、361°、信泰、华宇、艾派等晋江重点企业及集成电路园区,近距离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前景、人才需求等情况。
“非常感谢政府组织举办这种大型校企对接会,把这么多所高校邀请到‘家门口’,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招聘主管黄浩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希望这样的大型校企对接会能够持续办下去、越办越好,为晋江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强大的人才储备支撑。
人才强则企业强,人才优则产业优,人才兴则城市兴。近年来,晋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全力推进科创人才集聚、硕博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振兴“三才行动”,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作为全国县域发展排头兵,晋江民营企业众多,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下,校企合作正逐步从“人才对接”迈向“生态共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合体。
晋江市副市长陈进福表示,未来三年,晋江计划引进超500名博士、超5000名硕士、超1.5万名高校毕业生和超2万名技能人才。期盼业界朋友通过校企对接会,在晋江达成更多人才合作、产业合作、项目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合作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晋江市政府将秉持“四到”服务理念,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保障,让广大人才在晋江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指导,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晋江市委人才办、晋江市人社局承办,晋江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中国海峡(晋江)人才市场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