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鑫(英埔中心小学五年4班)
灯骤起,将光芒洒落室内每一个角落,一叠剪纸静候在房间一隅,每一张都承载着岁月的温度。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不仅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传承文化记忆的桥梁。
每到春节,奶奶总会坐在那张旧木桌前,开始她的剪纸创作。我好奇地凑过去,只见她的双手布满老茧,却无比灵活,一把剪刀在她手中上下翻飞,纸屑如雪片般飘落。不一会儿,一个“福”字就跃然纸上。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被剪纸这门艺术深深吸引,缠着奶奶教我。奶奶浑浊的眼明亮起来,应了我的请求。她先教我最基本的折叠方法,然后握着我的手,教我如何下剪。一开始,我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剪出的线条歪歪扭扭。奶奶温柔地拍拍我的背,说道:“第一次,你已经做得很好,我再教你怎么用剪刀。多练习,一定能更上一层楼。”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剪纸作品——一个简单的“喜”字。“喜”在窗户上慢慢地贴合,屋子洋溢着浓浓的民间艺术,“每一刀”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文人雅趣。
从那以后,剪纸于我而言,不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场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奇妙旅程。在一折一剪的纸间,我体悟着古人对美的追求、对艺术的执着。
如今,剪纸依然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愿以剪为媒、以纸为介,把这“非遗”传承给更多人,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指导老师 洪美貌
教师简评:本文条理清晰、叙事流畅,通过对一次剪纸体验的过程描写,巧妙融入对“非遗”传承重要性的思考。文章从开头到结尾一气呵成,不仅展示了技艺的学习过程,也表达了自己对“传承”的态度。洪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