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晋江民政:五年奋进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本报记者 朱艳

“感谢党和政府,我们终于可以在自己家里看电视了!”日前,当晋江市东石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将一台崭新的电视抬进洪清波家时,这位71岁的肺气肿患者露出了笑容。之前,通过“四帮四扶”帮安居工程,他告别漏雨的危房住进新居;之后,相关部门入户回访时,洪清波提出“微心愿”——想要一台电视机。

过去五年,这样的故事在晋江大地暖心上演。五年来,晋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坚持“改革攻坚”与“民生提质”双向发力,打造了“党委政府高标准托底、社会各界多元化协同、慈善力量全方位补充”的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晋江样板。晋江民政工作以温度及力度并济的笔触,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用心用情绘就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

兜底优先精准救助 织密民生保障网

翻开民生账本,数据见证民生“温度”:五年来,晋江城乡低保标准从630元跃升至900元,增幅达42.8%;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比增47.5%、99.1%,五年来累计发放保障金超7亿元;连续12年实施特困家庭“四帮四扶”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精准帮扶2733户家庭解困;全省率先实施遗体火化基本费用全免政策,为群众减轻丧葬负担7600万元……

在工作机制上,晋江在全省率先将低收入人口审批和临时救助资金在5000元及以下的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道),有效提高救助精准度和时效性。以前,市民申请救助要跑多个部门;现在,最快当天就能拿到救助金。

从城市到乡村,精准救助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在龙湖镇,社区工作者发现村民李伯突发大病,花费巨额医药费,便帮他在“晋力帮”小程序提出困难申请。民政局立即联动镇村相关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探访,为其办理临时救助,缓解了李伯的就医压力。这种“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机制,让民生保障更具前瞻性。

在孤残儿童保护领域,晋江育婴院书写着180多年的大爱传奇。1844年创立的育婴堂,如今已发展成为累计收养超2.4万名孤残儿童的温馨家园。江小英(化名)的故事令人动容:被拐后由育婴院抚养长大的她,在工作人员帮扶下努力学习,考上了长沙医学院,圆了学医救人的梦想。双腿残疾的江建中(化名)在育婴院支持下购买人生首套房的励志经历,更是展现了“育人如种树”的坚守。“雨露计划”公益项目,已吸引恒安集团、力诚食品等爱心力量加入,为困境儿童成长搭建更广阔平台。

智慧养老覆盖城乡 守护最美夕阳红

全省最大的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内,智慧养老平台的大屏上,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这里不仅是养老服务的“智慧大脑”,更通过互融互通,构建晋江市养老服务“地图”,入住老年人信息及养老服务设施动态更新,实现高龄津贴每月实时到账,政府工作能效提高,老年人直接受益。

从城市到乡村,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三级全覆盖。在陈埭镇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老人们正参加八段锦课程,中心不仅配备康复室、助浴室,还内嵌一体化卫生所,将养与医充分结合。这样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晋江已实现中心镇域全覆盖。村级层面,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90%,农村幸福院让老年人不出村就能享受助餐、娱乐等服务。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更让幸福养老触手可及。灵源街道灵水社区92岁的吴大爷,因中风行动不便,居家养老护理员定期上门为他测量血压、泡脚按摩、整理家务。“已经来了六七次,这些服务真好!”吴大爷的亲属说。至2024年,晋江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已覆盖19个镇街,1600多名老人享受“点单式”服务,累计服务超5万人次。智慧养老平台通过“派单”“接单”形式,精准匹配需求与服务,让养老服务更贴心。

老年人用餐方面,全市建成长者食堂43家,日均供餐超5000份。罗山街道兰峰社区长者食堂创新“食堂+学堂+健康堂”模式,提供健康讲座等延伸服务,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升级。

多元协同共建共享 汇聚温暖正能量

在晋江市社会组织孵化园,一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火热进行。参赛的16家社会组织涵盖为老服务、青少年帮扶等多个领域。“政府不仅提供场地支持,还有专项补助,我们干劲更足了!”启航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这是晋江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一个生动实践。五年来,晋江全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2639家,每万人拥有量居全省县域前列。

慈善事业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补充。走进全国首个县级慈善文化主题展馆,“晋善晋美 共享共富”的慈善品牌熠熠生辉:慈善组织净资产超21亿元,五年筹资35.9亿元,帮扶困难群众超20万人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慈善模式,让爱心如泉涌般汇聚。

市民陈某的父亲因患心脏病和急性脑梗死,住进重症监护室,后续还需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大额医疗支出让全家陷入困境。晋江市民政局接到求助后,迅速核实情况,帮陈某申请临时救助和“救急难”救助,并链接公益资源。晋江市橄榄慈善协会捐赠2万元爱心款,让陈某一家渡过难关。如今,“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的深度融合模式运作愈发成熟,让困难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基层治理同样迸发新活力。晋江市民政局立足自身职能,进一步发挥村(社区)核心堡垒作用。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实现主干“一肩挑”、提名当选率、一次成功率“3个100%”目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七成,实现“双好双强”选人目标和年龄学历“一降一升”要求。“干部有闯劲,乡村有希望!”不少村民对换届后的新班子赞不绝口。

改革攻坚久久为功 书写民生新答卷

站在新的起点,晋江民政事业锚定更高目标。

晋江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先进表示,民政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充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积极调动社会参与,推动民政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发力社会救助、智慧养老、社会事务等改革,推出更多暖心服务举措,让民生工作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天大地大,民生为大。未来,晋江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格局;深入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持续开展“四帮四扶”工程,推行“资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推进婚俗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婚姻家庭全周期服务体系……奋勇争先、久久为功。晋江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笔,书写“为民爱民”暖心答卷,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