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春回,韶光弥漫。北纬24度的晋江,生机盎然。
晨光中,绵延不绝的胡萝卜田交织成绿色的绒毯,在清新的春风中荡漾开来,令人眉目舒展、心旷神怡。
细看田间,绿绒中“绣出”星星点点的红,一年一度的“中国芯”胡萝卜丰收“大秀”正在上演。
采收、清洗、包装、发货……随着一车车胡萝卜运往海内外市场,有着“中国芯”美誉的“禧红202”胡萝卜走向了世界餐桌。
国产种子,晋江品牌。今年,随着品种改良、种植管理、市场推广等工作的拾级而上,“禧红202”胡萝卜品种进一步“出圈”,登上了央视《新闻直播间》,在全国打响了名头。
一根胡萝卜如何能“闯进”央视?
这是因为,“禧红202”是一款“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的国产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携手晋江共同培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19年以来,为了突破种子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晋江踏上了国产胡萝卜种子的选育之路,为常年保持6万亩种植面积的胡萝卜产业撕开新的发展口子。
从试验田到实验室,从播种、管理到丰收,从专家身影、学生团队到第二代农人……近年来,本报长期聚焦“禧红202”的成长、逆袭之路,留下诸多珍贵影像。
今天,本报视觉版通过多角度、多场景的图片呈现,带您走近“禧红202”,和您分享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道路上的“晋江故事”。
本报记者 陈巧玲 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