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件大事。不少买房人是第一次购房,对于买房这件大事的很多常识都不是很了解。为了解答这些购房者的疑问,本报《楼市周刊》特地开通“购房课堂”栏目。每期,我们精选一个话题,邀请业内人士与您分享,让您少走弯路,买到满意的房子。
在房地产市场中,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是购房过程的关键环节。一份严谨、规范的合同能够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反之则可能埋下诸多隐患。
那么,签合同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哪些重要事项呢?
● 明确房屋基本信息
合同中对房屋基本信息的描述务必准确无误。包括房屋坐落位置、户型结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等。购房者需仔细核对,避免因信息误差导致实际交付房屋与预期不符。
例如,曾有购房者因合同中建筑面积表述模糊,收房时发现实际面积缩水,却因合同漏洞难以维权。
建议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实地查看房屋并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的房屋测绘报告,将准确数据写入合同。
● 关注付款方式与时间节点
付款方式和时间节点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资金流转。常见付款方式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若选择分期付款,需明确各期付款金额、时间及违约责任。
对于银行贷款,应约定若贷款申请未获批准的处理方式,避免因贷款问题导致违约。此前,有购房者因未在合同中明确贷款失败的责任归属,银行拒贷后被开发商要求承担高额违约金。购房者可与开发商协商,设置合理的贷款办理期限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 交付条件与时间约定
房屋交付是购房者翘首以盼的时刻,交付条件和时间至关重要。交付条件应明确房屋需达到的质量标准,如是否通过竣工验收备案等。交付时间需精确到具体日期,并约定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有的开发商以各种理由拖延交房,却因合同中违约责任界定不清,购房者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
建议购房者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中详细列出交付标准,并提高逾期交付的违约金比例,以约束开发商按时交付。
● 产权办理相关条款
产权是购房者对房屋拥有合法权益的凭证。合同中要明确产权办理的时间期限、开发商需提供的协助义务以及逾期办理的违约责任。曾有小区因开发商原因,业主入住多年仍无法办理房产证,严重影响房屋交易和业主权益。购房者应争取在合同中约定较短的产权办理期限,并要求开发商承担逾期办理的高额赔偿责任。
● 违约责任清晰界定
违约责任是合同的重要保障。除上述提及的逾期交付、逾期办理产权等违约责任外,还应涵盖房屋质量问题、面积差异处理等方面。
对于违约责任的赔偿方式和金额,需明确,避免模糊表述。例如,对于房屋质量问题,应约定维修责任、赔偿标准以及因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正常居住的解决方案。
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审查违约责任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在违约情况发生时有据可依。
● 补充协议谨慎对待
开发商通常会提供补充协议,其中可能包含对其有利的条款。购房者需谨慎阅读,对于不合理内容应提出修改。如补充协议中限制购房者权利、减轻开发商责任的条款,像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无需通知购房者等。购房者可要求增加对自身有利的补充条款,如开发商承诺的配套设施未兑现的赔偿方式等。在签订补充协议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公平公正。
商品房买卖合同涉及诸多细节,购房者在签订前务必认真研读,对关键条款反复斟酌。遇到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通过明确合同条款、约定合理违约责任等方式,有效规避潜在风险,让购房过程更加安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