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英林龙西小学启用“AI+教研”新模式

吴秋锦老师展示AI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本报讯 (记者 王昆火) “AI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昨日,说起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时,晋江英林镇龙西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吴秋锦表示,她先后在AI教室上了两课时,尝到了AI的甜头。

在吴秋锦展示的《习作:学写倡议书》AI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报告中,对她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显示,该课时中,教师讲授行为占比30.47%,学生学习方式主要以随堂练习为主。报告建议创设场景,多提出创新型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对此,吴秋锦表示,报告为线下研课提供多维度参考,可以更好地把握师生的互动情况和需求,让“教”与“学”有了更多新样态。

龙西小学现有学生220人,教师14人,设有“备—教—学—评”数智一体化教室一间,教师们积极拥抱AI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

龙西小学校长洪金地告诉记者,学校在晋江全市率先启用智慧研修平台,这与全镇有序实施的乡村基础教育“大先生”计划有关。去年3月,他到厦门思明区滨东小学进行为期三周的跟岗进修,该校的智慧研修平台的授课内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平台可为教师精准教学提供强大的支持,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洪金地说,将厦门的好做法在英林“试水”,可以让课堂实现形象化、可视化,提升师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也能启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系统数据,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AI绝非教师的替代者,而是教育教学与时俱进的得力助手。”英林镇教育中心主任吴旭初表示,该智慧研修平台设备是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去年专款支持龙西小学AI课堂建设的。平台为乡村教师插上智慧“翅膀”,让乡村教育也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也能大幅减轻教师重复性劳动的负担;同时,教师也能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瓶颈。英林镇将持续推进乡村基础教育“大先生”计划,倡导广大教师扎实练好各项教学基本功,积极拥抱AI技术,在课堂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争做情怀深、视野广、思维新的乡村基础教育“大先生”,助力英林打造区域基础教育新样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