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1b版:印尼 上一版   
下一篇

洪肇设:从手工裁缝到中国柒牌掌舵人

本报记者 施珊妹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下,从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和不足300元(人民币,下同)的资金起步,始终心无旁骛地扎根于实业的中国柒牌,由手工裁缝铺成长为中国服饰的龙头企业。20多年来,中国柒牌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04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首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柒牌以17.36亿元入榜,位列第307位。时光流转,在此前公布的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柒牌以1028.15亿元位列第90位。

20年间,增长了近60倍。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增加,而是中国柒牌坚守实体向未来的生动侧写,更是中国柒牌不断创新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见证。

展开中国柒牌45年发展画卷,许多节点都让人印象深刻。中国柒牌用实干笃定前行,浓墨重彩地书写下一家小工厂创变为民族品牌的篇章。

暗下决心 做一件品质西服

1979年,中国柒牌董事长洪肇设拉着75公斤的花生到邻县南安官桥售卖,偶然听说有服装生意可以做,从此与服装结下了不解之缘。

“创业初期捉襟见肘。采用港台地区使用了8年、10年后退下来的二手设备,是彼时柒牌能付出的合理成本。但使用期间,老旧的机器维修频率高,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我记得有一次设备坏了,我们请的师傅修了三天三夜。”急于改变这一现状的洪肇设夙兴夜寐。后来,他还是决定斥资700万美元,进口了一套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

曾经,日本产品一扫质量低劣的形象,行销欧美国家。直观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巨大差距。这一背景下,让洪肇设在创业之初,在内心暗暗下定决心:做一件国际大牌品质感的西服。

“但当时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高、消费者不接受、产品卖不出去,员工又多,所以压力非常大。”着急的洪肇设后来在一名德国工艺师处得到答案。从“产品质量高”到“市场认可高”,需要三到五年的过程。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2003年,伴随着柒牌品牌形象大使李连杰和“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的广告语亮相媒体,柒牌风靡一时,柒牌产品引人争相抢购。

中华立领

独创新服装品类

风雨兼程45年,中国柒牌始终注重自主创新,把创新当作生产力。过去45年,通过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中国柒牌持续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2003年,柒牌集团独创了新的服装品类——中华立领,以其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特质及国际时尚元素,而备受世人喜爱。同时,柒牌集团提出的“时尚中华”理念,正风靡全中国,并逐步被国际时尚界肯定,仅一年便创造了营收3亿元的辉煌业绩;2007年,柒牌西服销量领先,柒牌西服叫好又叫座,年产销150多万件套;2016年,柒牌重磅推出智能夹克,成为福建省首个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服装企业。

而今,制版、裁剪、打号、缝制、后整、锁扣、整烫、质检……一件柒牌西服的打造,需甄选优质面料,经320道工序步骤,在一针一线、精益求精中匠心制作而成;作为中华立领国家标准制定者,柒牌遵循国家1∶1∶0.8黄金准则,在精确毫厘之间,诠释匠心传承,用立领设计传承中式美学,创新设计新国潮;柒牌还创新使用行业领先的无缝压胶工艺,通过激光切割一体成型,打造舒适的休闲科技产品。

置身于地铁,抬起手就可从袖口查看智能消息提醒;坐在餐厅,抬起手臂便可完成支付宝离线快捷支付;身处大自然,心率检测、步数统计通过衣服可完成数据实时更新……集这些功能于一体的,是柒牌的智能夹克。

“在新时代下,我们加速推动企业以创新思维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是柒牌现在、未来发展的核心。”洪肇设认为,科技正在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智能化是必然趋势。秉持创新理念,中国柒牌力求将时尚与科技完美融合,实现传统服装产业的全面升级。

捐赠亿元

设立慈善基金

一针一线坚守实业,编织美好,是中国柒牌的精度;一尺一寸争分夺秒,守护生命,则显露中国柒牌的广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在这关键时刻,柒牌用“一件救人的衣服”驰援抗疫一线,为医护人员披上“战甲”,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

彼时,中国柒牌克服重重困难,全体员工白天黑夜连轴转,开足马力赶生产,跑出了非常时期里的“新晋江速度”:一天内成立爱心车间,7天生产出首批防护服,成为福建省首家转产获得无菌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的服装企业……

2023年,洪肇设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捐赠1亿元,成立福建省洪肇设慈善基金会。在洪肇设的理解中,爱心捐赠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对社会的投资,是改善人们生活的承诺,是践行社会责任的担当。

亿元慈善的豪气之举,凝聚了一位企业家的大爱,也昂扬着一家企业的向善力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