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小凤 通讯员 吴爽君 苏泽顿 陈超颖 李臻娜
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遍布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海内外乡贤作为“晋江经验”的亲历者、参与者,书写了许多爱拼敢赢的动人故事。为了延续500万晋江“创业大军”在海内外屡创奇迹的强劲势头,进一步做好新时期青少年统战工作,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提升海内外新生代的思想政治素养,2024年以来,晋江统战系统创新推出“四同工程”特色项目,前瞻性布局各领域青少年思想铸魂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新生代及背后力量的政治引领,激发全社会对统战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贡献度。
“四同工程”以“同心领航”抓好思想政治引领、“同心争先”强化工作示范作用、“同心赋能”实现平台功能搭载、“同心强基”推动“大统战”格局增能提效,全面实施青少年铸魂行动,以一个孩子辐射一个家庭,带动与本土、港澳台侨、异地商会、新晋江人的家族、社团、校友等统战服务对象更加紧密地联络互通。通过前瞻布局本土、港澳台侨、异地商会和新晋江人四个维度的青少年思想铸魂行动,分类实施开展“寻根逐梦”“晋新筑梦”“初心学堂”“桑梓情 晋江梦”“情源晋江”等夏令营、研学班品牌活动,搭建连心之桥,绘就统战各领域新生代及背后统战力量的“同心圆”。
“晋新筑梦”
“这个好有趣呀!”“寓教于乐,不枉此行。”“有机会的话,下次还要参加,晋江有太多地方值得探索、学习。”……2024年8月,首届“晋新筑梦”青少年研学班开班,40名三至六年级新晋江人青少年打卡梧林传统村落、晋江经验馆、晋江非遗馆、七匹狼男装博物馆等晋江景点和知名企业,走进内坑力豪农场感受田间劳作的价值,沉浸式了解晋江历史人文及经济社会发展。此外,主办方还开设心理课程,帮助新晋江人子女更好地融入新城市。
在梧林传统村落,一行人聆听“最美烂尾楼”的感人故事,在梧林侨批馆写下寄给家人的明信片,参观清朝官式红砖大厝、哥特式罗马洋楼、番仔楼等各式闽南建筑,感受华侨舍家卫国的大爱担当。
该研学班为期5天,是针对新晋江人子女成长背景、特点与需求打造的专属活动品牌。
“有幸参加这个活动,受益匪浅。我不仅深刻感受到晋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了解了它作为经济发展典范的非凡历程。这次研学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更加热爱晋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这片热土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自江西瑞金的学员钟钰鑫说,她来晋江已有10年,在晋江的时间远超老家。她已彻底迷上了晋江的人文、美食、美景。
广大新晋江人作为晋江发展的“生力军”,在晋江经济腾飞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晋江也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为新晋江人带去一份温暖和归属感。2024年,晋江统战系统党委经过多番会商筹备,推出“晋新筑梦”青少年研学班品牌活动,旨在帮助广大青少年学习闽南语、了解晋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加强对晋江及家乡的情感认同。活动一经推出,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活动主办方表示,“晋新筑梦”研学班一系列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新晋江人子女和更多青少年朋友可以更加全方位地认识晋江,感悟晋江的多元文化魅力。希望他们把在第二故乡——晋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传递给更多亲朋好友,努力成为晋江和家乡的建设者、宣传者。
异地晋江籍青少年的寻根溯源之旅
“桑梓情 晋江梦”
瞄准异地晋江籍乡贤群体,2024年,异地晋江籍青少年专属品牌活动应运而生。
为了进一步贯彻晋江市“人才强市”战略,落地落实异地晋江籍人才“桑梓计划”,增进异地晋江籍青少年对家乡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认同,晋江市工商联(总商会)经过3个月的筹备,于2024年7月举办“桑梓情 晋江梦”2024年晋江籍全国异地城市新生代寻根之旅活动。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苏、云南、陕西等13个异地商会的21名晋江籍青少年,按照“四同原则”(同村、同姓氏、同年龄、同性别),与来自晋江西园、灵源等7个镇(街道)16个村(社区)的青少年结对互动。
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全体营员共同了解晋江历史和风土人情,体验晋江非遗传统技艺、农耕文化,感受晋江华侨文化,以及学习闽南文化,学说闽南语、学唱闽南歌。
其间,每名营员还参与实践了“六个一”主题活动——参加一场有仪式感的宗祠(祖厝)拜祖活动,寻找一段长辈回报家乡公益慈善事业的故事,寻找一种最喜欢的家乡味道(小吃),寻找一件富有家乡元素的礼物(返回居住地送给长辈),结识一群家乡小伙伴,与家乡小伙伴共同完成一项富有地方特色、年龄特征的游戏或种植采摘、烹饪家乡美食等劳作活动。
“在祠堂里听老一辈讲解,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了解了先祖的光荣事迹,我感受深刻,充满自豪。”营员洪铭涛表示,沉浸式感受家乡历史文化,是一场非常难得且有意义的体验。
“只有回得了故乡,才能去往远方。只有看到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祖辈们,如何被家乡的这么多人、这么多精神积蓄构成,或许你才能找到探往远方的路径。希望这几天的晋江之旅,能陪大家看到自己的来处、找到自己的去处。”晋江籍知名作家蔡崇达表达了他对这一活动的祝福和期许。
晋江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也是海丝起点城市和著名侨乡,常住人口240多万人,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国内异地经商乡贤超30万人。一直以来,各地晋江乡亲积极助力家乡经济发展,热心公益慈善、带动乡村振兴;晋江也不遗余力地回应乡亲们的期待,以满满的诚意和用心的服务架起一座座联络沟通的桥梁,用乡情的纽带紧紧连接每一名身处异地的晋江游子。
港澳台侨各界新生代共谱家乡情缘
“寻根逐梦”
为了让港澳青少年的根脉情怀得以延续,2023年,晋江市委统战部举办第一届晋江籍青少年“寻根逐梦”夏令营(港澳)。夏令营按照“四同”原则,安排祖籍晋江的港澳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结对交流,希望以同村同姓氏联系起晋港澳青少年共同的“源”,以同龄同性别维系起晋港澳青年长久的“缘”,以一个孩子辐射一个家庭,带动新生代中坚力量关注家乡、联系家乡、贡献家乡。
“作为一名生长在香港的晋江籍青少年,我深知我们的根在中国内地、在晋江。这次夏令营,我们与家乡和澳门的青少年尽情交流,共同度过一次难得的旅程。”来自香港的夏令营营员杨博涵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更好地理解彼此,同心同向,携手同行,一起“爱晋江、向未来”!澳门晋江籍营员李芷欣说,通过8天的亲身体验,她真切地认识了妈妈口中那个优秀的家乡,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还认识了很多晋江籍好朋友。
2024年暑假,在成功举办第一届晋江籍青少年“寻根逐梦”夏令营(港澳)的基础上,晋江市委统战部将第二届主办权赋予镇街,探索“市、镇、村三级联办”新模式,推动龙湖镇、金井镇、内坑镇和永和镇分别举办夏令营;同时,组织第一届晋江本地学员回访港澳,再续晋港澳营员之间的缘分与情谊,进一步推动晋港澳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融。据统计,第一届“寻根逐梦”夏令营回访活动报道获得超百万阅读量,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工作的关注度。
“衷心希望港澳青少年朋友用眼睛观察、用脚步丈量、用心感受家乡的历史与发展,增进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把在家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与亲朋好友分享,讲好‘晋江故事’,传播‘晋江好声音’。”晋江市领导黄天凯表示,希望港澳青少年朋友传承好爱国爱港爱澳优良传统,做港澳特区长期繁荣稳定的积极建设者、做家乡的生动宣传者,日后投身建设美好港澳、建设伟大祖国的行列,用火热青春书写精彩人生。
与此同时,晋江统战系统致力探索创新两岸青少年交流路径,晋江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连续举办十届“中华情·两岸缘”新生代台胞联谊结对活动。“中国寻根之旅”“情源晋江”等更多港澳台侨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的稳步开展,持续凝聚着各个阵线青少年的梦想与力量,不断激发港澳台侨新生代对“根”的认同和对家乡的归属感。
晋江优秀青年思想引领与成长实践
“初心学堂”
在推进新晋江人、异地商会、港澳台侨“新生代”领航行动的同时,晋江紧抓本土品学兼优青年的思想引领并开展实践活动。
2024年7月,第四期“初心学堂”青年学生研训班在南京正式开班。5天里,34名晋江优秀青年探索城市脉络,感受科技力量。
研训期间,学员一行走进科举博物馆、夫子庙、南京总统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探寻诗书文脉,了解南京历史沿革,铭记历史苦难;前往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博物馆,追寻历史足迹,体会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感悟雨花英烈精神的伟大与崇高,感受中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璀璨;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大学、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领略科技自强对国家实力的重要作用。此外,研训班还开展了一场“青”听“心”语心理团建活动,增强青年的心理韧性,为奋发图强积蓄力量。
“南京青年研训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在江苏晋江商会副会长吴育霖看来,此次研训班以南京丰富的人文历史为依托,选取富有代表性、具有人文历史意义的名景、名校、名企,向学员们展示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东南文枢,烟雨江南”的千年底蕴,为大家开阔眼界、熏陶情操,树立独立的学习探讨精神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训班课程既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有参观名校、名企的现场教学,内容丰富,对自身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帮助。他们将扛起责任担当,拿出硬核气概,在青春的赛道上创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据悉,“初心学堂”青年学生研训班启动至今已有四个年头,旨在让品学兼优的晋江青年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爱国报国和自强不息的伟大志向。
聚识聚智聚力 “四同工程”全面赋能
“四同工程”的内容不仅仅是举办不同维度的青少年夏令营,更推展到开展青年就业指导工作,并搭载调研、招商、科创工作进行项目上的融合赋能,全方位助力晋江高质量发展。
2024年,晋江统战系统党委下辖的新联会党支部连续举办30余场就业创业指导讲座,惠及超1万名学子,形成特色多元、形态多样,以情感连接和实践性活动为主导的促进机制,丰富了“同心领航”工程体系。
“四同工程”内容还拓展到少数民族青少年群体,晋江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持续关心关爱晋江华侨职校“西藏班”学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介绍,2010年,我国在福建、天津等12个省市42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其中包括晋江华侨职校。开班14年以来,晋江华侨职校累计招收386名西藏学子。该校曾代表福建省在全国西藏、新疆内地中职班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多年来,晋江华侨职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此过程中,晋江华侨职校西藏班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关爱。每年春节前后,晋江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都会到该校与西藏班师生共度佳节,并先后帮助学校装修西藏班学生活动室、“石榴籽公寓”,建设西藏班学生读书社,组织西藏班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等。
“感谢社会各界的关怀,让我们时刻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们将在晋江这个‘第二故乡’努力学习成长、积极进取、自立自强。”藏族学生们表示。
“四同工程”以青少年联络活动为抓手,牵动当前新生代及父辈关注家乡、联络家乡、贡献家乡,促成“菲律宾海丝学院”签约和香港理工大学晋江研究院落地。此外,“世界晋江商贸”小程序的上线,也拓展了海内外企业的线上对接业务,进一步盘活了晋江企业发展资源。
“通过这个小程序,既可以了解家乡发展动态,又可以‘一站式’对接优质资源。”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名誉理事长陈凯复说,“世界晋江商贸”小程序平台搭起了一座“数字资源”大桥,让海外买家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与国内优质产品厂家联系,将需求传递给国内生产商,十分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四同工程”的全面实施,2024年,晋江统战系统促成港澳台侨、异地商会66个招商项目签约,畅通统战各领域招商引资渠道。在2024年中国侨智发展大会晋江专场对接会上,晋江统战系统对接到109个侨商展位,成功组织8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300多名海外社团领袖侨商来晋江洽谈,签约订单和意向订单超6亿元。此外,对接会设置海外仓、海外电商平台、海外品牌推广等展位30个,为破局全球经济逆势、晋江企业“扬帆出海”保驾护航。
统战工作争取的是人心和力量。晋江统战系统不仅立足当下,更以打好基础来贯通未来,以新生代思想铸魂这一一时成效不显,却能在久久为功中形成统战燎原之势的项目为基点,进一步撬动统战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社会公益等中心工作的势能,实现统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助推晋江高质量发展画好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