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跟着福宝过大年

小记者在欢乐中寻年味

过去的这个蛇年春节假期,各项精彩的民俗活动缤纷亮相,把晋江装点得格外喜庆红火。本报小记者如灵蛇一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跟着福宝过大年,在欢乐中寻找年味。24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超千人次参与其中。本报记者 蔡红亮

传统体验 沉浸式寻年味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晋江一派红红火火,大街小巷大红灯笼高高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年味十足。

趁着假期,小记者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了解传统节日民俗知识,并动手体验,沉浸式寻找年味。你瞧,在梧林传统村落、社区、学校门口等,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小记者的身影,他们挥毫泼墨,义写春联,将祝福送给市民。镜头跳转到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在那里,小记者亲子巧手做蛋糕,还体验了“拓”福,期待2025年福气满满;大年初三的九十九溪十分热闹,小记者们受邀参观剪纸作品展,并体验了剪纸,用一把剪刀“剪”出了满满年味;春节假期,传统美食必不可少,一场制作闽南古早味小吃“老鼠仔粿”的活动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

元宵节的到来为春节假期增添了几分欢乐与美好。在这个红火的日子里,小记者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他们有的巧手竹编花灯,“趣”踢蹴鞠,品美味汤圆;有的和爸爸妈妈相约九十九溪,游古仔灯、看“村”晚、猜灯谜,热热闹闹过元宵;有的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少儿闹元宵活动,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元宵节。

值得一提的是,本报小记者寻年味的足迹还踏至安徽黄山。四天三夜的“纵横黄山 冰雪少年”冬令营不仅让小记者们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还在老房子里感受原味徽州年,品尝地道徽州家宴。

趣味研学 “充电”正当时

当寒假遇上春节,总能碰撞出很多的欢乐与奇妙。假期中,小记者们放下了课本,用一场场研学活动来为假期添彩。

在泉港区甜村,小记者们砍甘蔗、做冰糖葫芦,还体验了糖画制作,既享受了劳动的乐趣,也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为新年增添了几分甜蜜与喜庆。对于高校与学霸,小记者们是向往的。走进厦门大学研学的活动受到了小记者和家长的热捧,孩子们跟着导师漫步百年厦大,感受名校氛围,还与学霸面对面“取经”,满载而归。

春节假期也是小记者“充电”的好时节,一场场职业体验应运而生。他们有的受邀参加由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组织的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120急救科普大课堂公益培训,提高自救互助能力;有的走进航空科普与职业教育基地,探索飞行奥秘,一圆航空梦;有的化身“小小神枪手”,在实弹射击、真人CS等体验中,过了一把“军人”瘾;还有的走进五店市茶研阅舍文化体验馆,变身“小小中医师”,制作灵源万应茶“菩提丸”、香囊,体验中医药器具。

春节期间,晋江赛事狂欢不停歇,本报还组织了百组小记者亲子免费观看WCBA联赛,为福建女篮加油,点燃新春运动热情。

(详见4—5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