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牛吃草问题的难点在于随着时间的增长,草也在按不变的速度均匀生长,所以草的总量不定……”讲台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上海黄浦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周洁婴讲解着“牛吃草问题”。台下,172名六年级学生认真聆听,沉浸在数学世界之中。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冬令营——2025年冬季福建省数学资优生素养提升活动在养正中学举行。172名来自养正中学“未来人才计划”服务片区(安海镇、东石镇、内坑镇、灵源街道、英林镇、金井镇)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了本次冬令营。活动还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拓宽了受众范围,让更多热爱数学的学生共享这场思维盛宴。
2024年5月,晋江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节,发布了“未来人才”培养计划,以晋江一中、养正中学、季延中学等3所名优高中为基地,覆盖联动全市中小学校共同参与,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遴选有天赋、有潜质的学生进行早期培养,探索建立中小学校与高等院校贯通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晋江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培养更多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
“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得到了国内顶尖高校大力指导支持,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与晋江部分中学开启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成立的晋江市“大先生”公益基金获首捐1亿元,首批5个项目中就包含“晋江市中小学‘未来人才’培养项目”,足见晋江对中小学“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视。
作为基地校之一的养正中学, 多年来十分重视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一套选苗、培苗的贯通课程体系。此次数学冬令营活动便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活动期间,多位数学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和竞赛辅导名师齐聚养正,为学生们带来了涵盖多个数学专题的丰富课程。课程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不仅激活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也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数学素养水平测试和讲评环节,更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收获满满。
活动中,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少儿素质发展研究中心还向养正中学颁发了“数学资优生发现及培养实践基地校”牌匾。“这一牌匾的授予,标志着养正中学在数学资优生培养方面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也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数学教育的深化发展,期待养正中学在这一领域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晋江市养正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宽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