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赋能特需儿童成长

晋江多措并举践行优质融合教育

近日,主题为“践行优质融合教育,赋能特需儿童成长”的2024年福建省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由晋江市教育局主办,晋江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协办。来自省及各市、县(区)的教研负责人、教研员以及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代表近300人参会。本报记者 蔡红亮

开设多元拓展课程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走进主会场——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与会人员发现这里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特需儿童的关爱与尊重。学校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差异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个别化的课程设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当天,活动还设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晋江市安海镇水头小学、晋江市内坑镇三民小学、晋江市金井镇围江小学、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桂山园)等5个分会场,同步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涵盖幼儿园到小学不同年段的课堂教学,展示了晋江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成果。

多年来,晋江积极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特点的教育方法,不断尝试普特融合教育的“晋江模式”。2003年,晋江开始在普通小学设立特教辅读班。目前,全市有27个特教辅读班,服务学生108人;全市178所中小学接纳持证随班就读学生467人;培育出4所省、市级“融合教育”试点校(园)。

安海水头小学就有一个特辅班,学校为这个班量身制作了一张特别的“课表”——由特教教材、个别化训练内容、普通小学教材、拓展课程四部分组成。一到下午,班上学生就“四散而开”,到普通班级上心理、音乐、美术、体育等技能科。“学校根据‘小班化’的教学实际,采取‘部分融入普通班级’的教育安置方式开展教学,实现空间上的融合。”安海水头小学校长陈海峰告诉记者,除了空间融合外,水头小学也在探索社会性融合,开设种类丰富、形式多样、领域多元的拓展课程。2021年,水头小学获评福建省融合教育试点学校。

晋江的融合教育实践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校还积极与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爱心义卖、汽车清洁、西点烘焙、客房服务……每年,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都会与企业、职校等联合开展“党建领航·职特融通”党建共建活动,组织特殊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学习职业技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早在2014年,晋江就在全省范围内探索特殊教育学校与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办学模式,首创福建省县级‘特教中职班’。多年来,我们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以学生兴趣和就业为导向,结合企业需求,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燕玉说。

探索融合教育晋江新样本

在探索融合教育的路上,晋江创新举措层出不穷。2018年5月起,晋江组织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深入19个镇(街道)普通学校(园),开展融合教育调研、资源教室建设与运作指导。2024年9月,晋江组建了55人规模的晋江市巡回指导教师团队,覆盖全市随班就读学校,对班级管理与教学调整、学生诊断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信息管理、接受家长咨询等开展巡回指导,精准服务每一名特需学生。

送教上门也是晋江践行融合教育的一大特色。晋江在全省率先启动“普特协作”的送教上门模式,由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联合各辖区普教教师为辖区内重度残障儿童提供上门教育服务。据统计,十年来,送教服务对象超400人。

融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2003年,晋江率先为每个特辅班配备2名特教专业教师,将普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管理,在特教津贴、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照顾。同时,晋江大手笔引进特殊教育优秀教师,提高特教老师待遇,并通过组建教研团队、开展专业特色课题研究、组织外出培训、引进专家教学教授讲学等方式,为特教老师赋能,打造一支由特教名师、骨干教师和后备力量组成的教师队伍。

晋江对特殊群体的关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不,2024年,晋江市教育局就联合卫健局、残联共同开通孤独症医教康咨询服务热线,为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便捷、专业的咨询服务,延伸了咨询服务的即时化。同时,建设了晋江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平台,平台融合基础信息、学生评估、个别化教学、专业指导、教师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功能,形成具有交流、管理与督导功能的随班就读管理平台。此外,晋江还全力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协作育人模式,完善教育、发改、民政、财政、人社、卫健、残联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特殊教育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学校与科研、医疗、康复等机构协同专业支撑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实施融合教育导航引路。

“晋江将始终以生为本,‘大处创新,小处落实’,突出教育公益属性,以适宜融合、优质融合为目标,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等、全面地享受教育权利,同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努力打造普特多元融合的晋江新样本,实现融合教育‘质’‘面’双升。”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