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

从左至右依次为主持人曾舟萍,访谈嘉宾庄丘霖、陈丽真。

本报记者 曾舟萍 陈巧玲

今年以来,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热潮下,晋江热门景区和街区处处涌动“烟火气”,活力十足。晋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加快文体旅深度融合建设文化强市上再出发。“文体旅深度融合”也成为今年晋江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

晋江经济报“直通两会”全媒体演播室邀请晋江市政协委员、泉州“十佳”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福建省泉州市金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丽真,青阳街道阳光社区党委书记庄丘霖,一起聊聊文体旅融合如何走深走实、提升发展。

主持人:要说晋江“烟火气”最盛的地方,那一定是阳光夜市了。阳光夜市被很多网友称为“省内夜市天花板”。我们请庄书记为大家介绍一下阳光夜市的现状。

庄丘霖:目前,阳光夜市共有摊位365个。据不完全统计,日均人流超1万人次,“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单日人流可超6万人次,全年预计超400万人次;全年销售额超2亿元。

今年5月份,室内的“阳光夜市·麻袋吉市”投入运营,弥补了夜市没有洗手间、休息区、冷气等短板。

阳光夜市已成为阳光社区的一大名片。夜市激发了社区活力,带动了购物、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主持人:阳光夜市确实是晋江市民、游客的美食天堂。陈总,从一名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您对阳光夜市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陈丽真:阳光夜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站在消费者特别是外地消费者角度,我希望可以吃到晋江的特色小吃。

我认为,阳光夜市可以进一步挖掘晋江古早味美食、老字号美食、伴手礼,让晋江的小吃文化从阳光夜市传播出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主持人:确实是很好的建议。如今,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光顾阳光夜市。那么,在文化方面,社区打算怎么做?

庄丘霖:文化方面是夜市的一个薄弱点,社区一直在努力补齐这一短板。

近期,社区在夜市十字路口显眼处设置了一块大型裸眼3D广告牌,预计元旦投入使用。我们将利用好这一宣传阵地,播放晋江城市风貌、非遗技艺、小吃文化、海洋文化等宣传片,让游客拥有美好的“第一印象”。

另外,阳光夜市正在申报省级美食街。如申报成功,这将是晋江第一条省级美食街。今后,社区将持续提升夜市文化内涵,努力将其打造成集餐饮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

主持人:陈总,我们了解到,您递交了《关于激发“文博+”活力,推动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希望推动晋江文旅融合向深度发展。您觉得晋江文旅工作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呢?

陈丽真:我认为,晋江应该深化“文博+旅游”发展,将晋江丰富的文化元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等巧妙地与旅游产品及服务相结合,为不同年龄层的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无论是儿童参与的非遗互动体验、年轻人热衷的密室逃脱游戏,还是中年人偏好的深度文化讲座,每个人都能在文博场所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乐趣,从而打造既具独特性又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与消费产品,精准回应当代消费者对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体验的迫切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让文化力量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晋江文旅经济实现从规范化到常态化再到精品化的递进式发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