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守护“星星的孩子” 有爱的世界不“孤独”

聚焦3号重点提案:推进孤独症群体全生涯全方位关爱服务

本报记者 李诗怡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近年来,晋江市高度重视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关心关爱工作,推动孤独症儿童关爱事业创新发展,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守护孤独症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如何构建“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体系,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全面、更高质量的生活和关爱?晋江市政协委员王颖芳、洪晓清对此十分关注,提交了《关于推进孤独症全生涯支持服务》提案,就如何推进晋江市孤独症患者全生涯支持服务提出建议。晋江市政协高度重视,将该提案列为3号重点提案。

针对委员提出的建议和工作措施,提案办理单位深入调研、精准推进、狠抓落实,确保提案办理和成果转化落到实处,委员代表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表示满意。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学习和邀请专家指导,晋江针对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探索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区支持”三位一体,从康复、教育、心理、家庭、社会融入等方面,提供分层级、多维度、持续性的精准服务和支持路径,进一步完善孤独症患者“全生涯服务、全过程关爱”帮扶机制。

关爱孤独症患者,是全社会的责任。晋江践行“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孤独症群体的理念,在全市广泛开展宣传关爱关注孤独症群体活动,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和理解度。

除了在晋江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关爱孤独症患者活动、投播关爱孤独症患者公益广告,不断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孤独症群体的浓厚氛围外,晋江于4月1日举行关心关爱孤独症群体项目座谈会,晋江企业界人士慷慨解囊,捐赠1.16亿元用于设立孤独症关爱基金。据悉,关爱基金将用于孤独症群体关爱项目,让更多孤独症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缓解孤独症患者家庭的生活困境。

此外,晋江大力扶持公办、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发展,目前,晋江市共有7家民办、4家公办机构列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管理机构,2024年新增4家公办医院纳入儿童康复救助协议管理机构。

教育是关怀和帮助特殊儿童少年的重要方式。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57个教学班,学生总数567人,其中孤独症儿童班级25个,共217人。晋江市17所普小设置18个特教辅读班,在特教辅读班(含随班就读)残障儿童386名,其中孤独症儿童15名。学校还根据孤独症学生的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家、校、社”三种资源,构建和完善支持体系,重点改善孤独症学生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探索孤独症专业九年义务教育,延伸开展孤独症儿童职业教育,有6名学生升入职业高中班。

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班等活动,为大龄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和职业培训;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项目,开展多渠道就业服务,包括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招聘等,特别是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为孤独症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线上服务;成立“晋爱同行企业助残联盟”,深入企业,指导、开发适残岗位,探索“一企一案”精准就业帮扶模式……针对孤独症群体就业需求,晋江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助残志愿服务组织,通过走访调研、活动联办等多种方式,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就业服务,形成就业服务保障合力。

为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晋江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孤独症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构筑“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残疾人就业”新模式,优化技能培训与支持性就业,通过产教融合为大龄孤独症学生提供适应性就业,为其进一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其中,企业助残联盟成员单位麦都食品公司为大龄孤独症学生提供烘焙岗位、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制衣岗位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