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银行密集发声

年末警惕非法贷款中介陷阱

年终临近,金融市场上非法贷款中介活动愈发频繁。他们打着银行招牌,利用消费者资金周转急切的心理,设下重重陷阱,诱骗民众办理贷款业务以谋取高额手续费。对此,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发表声明,向非法贷款中介“宣战”,全力守护消费者的“钱袋子”。

多家银行发布提醒

工商银行近期发布风险提示称,有人假冒可协助办理该行个人经营及信用消费贷款,借机索取高额费用。该行声明,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此类业务合作,除合同约定利息外,无须支付中介费、代办费等任何额外费用。不少银行表示,社会上存在以快速办理银行个人消费贷为由索要中介费的乱象,而银行办理贷款全程无中介费、手续费,贷款额度依客户个人情况综合评估而定。

不仅个人贷款业务遭非法中介“盯梢”,普惠贷款业务也成了他们的目标。有不法分子冒称银行或其员工,围绕普惠贷款虚假宣传,肆意收取“介绍费”等各类杂费。银行人士提醒,不与中介开展普惠贷款营销合作,对冒名者必将依法追责。

谨防套路陷阱

非法贷款中介套路满满,常以“零利息”“免费办理”“洗白征信”等噱头引人上钩,实则暗藏高额收费陷阱。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如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