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陈雁静:共同营造 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

本报记者 沈茜

作为一名晋江市政协委员,陈雁静深刻地意识到为群众服务是她的职责所在。“一个建议被采纳,一项提案被关注,个人努力可以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她持续发现社会问题的动力。

近年来,陈雁静在使用电子产品上网的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已经成为目前主要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变得非常快捷,但是很多无从考究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信息却得到了大量传播。她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降低对网络环境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

针对晋江市的网络环境安全问题,陈雁静决定撰写一篇相关提案。为了更加了解实际情况,她在晋江市范围内发起线上调查问卷,进行网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她共收到了183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显示,由于在网络上创造和复制言论变得更加简单,一些网民会借助网络散布虚假信息,甚至“见风就是雨”传播荒诞的言论,一些不良营销号、视频号选择不考虑后果发布错误信息博取流量。错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可能会影响公众的判断,同时也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调研结果和实际情况,陈雁静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优化机制,形成网络管理合力。充分利用各部门资源,构建长期紧密的联系协调机制,形成针对网络环境不良行为的快速处理和违规网站信息通报机制,确保网络环境不断净化。其次,突出思想引领,提升正面舆论影响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通过做大重点新闻网站的方式,全方位多途径弘扬主流文化,提升晋江市本地新闻网站、公众号、视频号及城市官方抖音号的运作能力,贴合实际、融入群众,提供健康积极的内容,引发互联网人群的分享。最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推进净化网络环境的工作过程中,鼓励网络社会组织的发展,成立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组织“网民看环境”“网民进部门”等活动,由点到面、汇聚合力,在网络实名制的环境下, 进一步推进网民网络素质教育,引导网民守法自律。

陈雁静相信,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全社会的共同发力、协同共治、多方参与下,我们一定有能力共同应对网络环境安全带来的种种挑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