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伊婷) 近日,记者在晋江灵源街道灵水社区看到,2024年“刺桐侨厝群”项目提升(灵水社区华侨厝群一期)施工加速推进,多幢华侨建筑的修缮工作正在同步进行中。
记者来到华侨建筑“宁园小筑”门前,只见建筑外围搭起了脚手架,多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忙着更换屋顶的瓦条;屋内还有多名工人正在进行墙面粉刷和电路改造,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我们正在对建筑屋面、梁口及局部木构件进行维修,对电路进行防火套管改造,并安装安全疏散指示灯等。下一步,我们还将进行屋面防水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林学斌介绍,2024年“刺桐侨厝群”项目提升(灵水社区华侨厝群一期)共涉及10栋华侨建筑的修缮,而每幢建筑的修缮内容都是根据房屋实际情况制定的。“10幢侨厝的修缮都已全面启动,后续将合理安排进度,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力争于11月底前基本完成修缮工作。”
灵水社区位于灵源街道西南部,是福建省著名侨乡,于2016年11月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社区现存明清以来的民居建筑超200座,其中完整保存的近150座,包括“燕尾式”闽南古式大厝、“中西合璧”华侨番仔楼、“海洋风情”石筑民居等。这些古民居不仅是沧桑岁月的见证,更寄托着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浓浓乡愁。近日,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的拟列入2025年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名单中,灵水社区榜上有名,系晋江唯一。
“得知老家的老房子要修缮,不少旅外华侨都很开心,也很支持。”灵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明筑介绍,下一步,灵水社区将持续推进侨厝的保护与利用,维系好海外侨胞精神血脉和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