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这花灯又美又香,还包含着满满的祝福,实在是太好看了。”10月27日上午,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梧林闽南古早味美食街,巧手制作鲜花花灯,感受了一把非遗的魅力。
一到达活动现场,小记者就闻到了阵阵花香,只见桌子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茉莉、玉兰花、栀子花等,满满一桌,煞是好看。这便是本次小记者制作鲜花花灯的“主角”。桌子一角还摆放着钢针、红绳等材料。吸引人目光的还有天井一侧悬挂着的几个花灯骨架,正等待着小记者们用鲜花串装饰。
活动伊始,第七批晋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宅内鲜花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向小记者介绍了宅内鲜花花灯的历史,并现场演示花灯制作技艺。
通过聆听介绍,小记者了解到,鲜花花灯所使用的花卉种类繁多,它们有的气味清香,有的颜色鲜艳,玉兰花寓意高洁品质,茉莉花代表敬重与诚挚,鸡蛋花寓意希望与勇气……鲜花花灯的应用,多在民俗活动最频繁的六月和七月。每逢民俗节日,民众到宫庙或在自家悬挂一对鲜花花灯,不仅是祈求一家人平安顺遂,也是希望能够添丁进财、子孙繁荣。
对鲜花花灯有了一定了解后,小记者们迎来了最为期待的环节——体验鲜花花灯制作。一部分小记者围坐在桌旁,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右手拿着20厘米长的钢针,针尾穿着红绳,小心翼翼地将不同颜色的鲜花依次往上串。不一会儿工夫,一串五颜六色、芳香扑鼻的鲜花串就串好了。
这边鲜花串刚刚“新鲜出炉”,另一部分小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拿上鲜花串,装点花灯骨架。看似简单的装饰环节,其实有很多的讲究。小记者学着非遗传承人的样子,齐心协力将一串串五颜六色的鲜花串起来,组成一盏美丽清香的鲜花花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小记者们合力完成了三盏鲜花花灯的制作,途经的游客见了纷纷驻足欣赏,拿出手机拍照。不少小记者还兴趣盎然地上前为游客介绍宅内鲜花花灯及其美好寓意,现场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