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降息降费双管齐下

理财市场迎来新变化

银行存款利率再度调整、基金费率密集下降、银行理财费率同步下调……本月,理财市场再度迎来新变化。在LPR下行叠加存量按揭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存款利率陆续下调,各项理财费率也在接连调整。面对各方面变化,晋江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降息 ▲ 银行存款利率再下调

10月18日,中国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此次调整覆盖了定期存款的多个期限,包括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了25个基点。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调整为1.50%和1.55%,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至0.45%,1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至0.10%。

这已是自2022年9月以来,大行第六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继7月降息之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银行存款利率再次迎来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也紧随其后,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其中部分地区的银行甚至将三年、五年定存利率分别下调50个BP和100个基点至2.5%和2%。

10月21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7家股份制银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而招商银行与平安银行已分别于10月18日、10月19日下调存款利率。整体来看,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为0.85%、1.10%、1.30%、1.35%、1.55%、1.60%,均下调25个基点。民生银行2年期个人定存利率有所不同,为1.30%。

业界分析认为,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加之居民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逐渐改善,资本市场与理财市场的吸引力预计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增强。这不仅可能促使更多资金从传统的储蓄方式流向这些市场,还可能激发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兴趣,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和理财产品规模的提升。

降费 ▲ 再现“0费率”产品

存款利率下调的同时,理财市场也进入降费周期。进入10月,银行理财公司也掀起了一轮新的“降费潮”。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宣布下调理财产品的费率,市场再现“0费率”理财产品。

10月22日,民生理财发布公告,对正在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费率优惠,固定管理费及A、D份额的销售费均有所下降。同样,浦银理财也发布了旗下理财产品费率阶段性优惠公告,销售服务费、固定管理费和托管费均有所下调。此外,招银理财、汇华理财、华夏银行等也相继推出了费率优惠措施,部分产品甚至实现了“0费率”。

业内人士指出,在理财产品规模持续缩水的压力下,降费成为不少理财公司的揽客之举。通过降低费率,理财公司不仅能够传递出对自身投资能力和市场发展的信心,还能将理财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捆绑得更为紧密,增强双方黏性。

与此同时,ETF基金市场也迎来了降费潮。华夏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国泰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宣布下调ETF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例如,华夏基金自10月17日起,将华夏黄金ETF、华夏上证科创板100ETF等多只ETF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大幅下调。

ETF降费不仅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持有成本,吸引更多资金借助ETF入市,也反映了当前宽基ETF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加入“战局”,“费率战”或将越来越激烈。然而,宽基ETF仍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降低费率是让利于投资者、提升投资体验的重要举措,也是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之一。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