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荣汉) 有“特殊渠道”拿退休金、房产还能理财、小投资高返利、买藏品保收益……这些“诱人”的广告背后隐藏着诸多诈骗钱财的陷阱。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金融消费需求较大的特点进行诈骗,严重损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下称“民生信用卡中心”)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警惕四类典型陷阱,认清诈骗真面目,保护个人财产权益。
民生信用卡中心介绍,老年群体常见的四类“陷阱”包括:
“投资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养老”的名义,承诺高利率回报且提供预留养老床位、预订养老房间等服务,向老年消费者非法筹集资金。
“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抵押房屋,再将抵押后的出借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稀有藏品”陷阱。不法分子以“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投资纪念品、收藏品,许诺在短期内实现“收益翻番”,其实只是售卖一些外表华美的工艺品或翻版印制的纪念币。
“理财神器”陷阱。不法分子通过虚构国企背景、承诺保本保息来获取老年人信任,再通过虚构项目、高收益等噱头诱导老年人充值投资,之后平台以各种理由无法提现甚至失联。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保障财产安全呢?
民生信用卡中心表示,一是严防个人信息泄露。老年人要加强防骗意识和保密意识,不要被天上掉的“馅饼”所诱惑。自己与家人的通讯信息、家庭住址、财产状况、身份证件号码、账户密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告知他人;遇到打着中奖、秒杀、抢红包、免费领奖、低价抢购等旗号,引导填写个人信息或下载不知名App、网址的各类广告,要提高警惕。二是谨防各类“新式骗局”。许多养老诈骗行为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虚假话术的诱骗。当有人说他们的项目是“高收益、低风险”时,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相信所谓的“熟人推荐”,更不要相信“可办理全国业务”的非正规金融机构。三是不轻信“非法代理”机构。金融维权勿寻求所谓的“代理维权”。老年人存在维权需求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切莫相信“代理维权”“代理投诉”等黑色产业链。
此外,老年人要与家人、朋友保持密切沟通,收到所谓家人急需支付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之类的短信或电话,不要着急恐慌,要多方确认、仔细核对,哪怕是视频电话,也要谨防AI换脸、冒充家人诈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