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陈聪艺,晋江市社科人才库人才、晋江深沪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自2005年5月至今,在晋江市博物馆就职,现任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部主任,文博副研究馆员。
社科成果:从2005年起随粘良图开展地方文史研究工作,参与编著地方文化丛书《晋江族谱类钞》《晋江碑刻集》《晋江古厝文化摭珍》《柯淳庵诗文集》等;执编地方内刊《初心印记——永和碑刻拓本拾萃》;发表论文《心要让你听见——搭起博物馆与青少年的桥梁》《从碑刻分析清代晋江宗族械斗及其治理》《晋江龙山寺建筑价值探讨》《北宋泉州衙前将吏王习墓记再考》《晋江市博物馆藏电影海报史学价值探析》等十余篇;参加泉州市文广新局、晋江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促进博物馆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专题调研;所拓制《自然公修洛阳桥记》拓片2018年入藏国家图书馆;所撰《我在博物馆藏品部的770天》在文博圈、弘博网、艺术怎么管等媒介平台转载发布;受邀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文物保护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分享藏品管理做法。
社科感悟:博物馆是展示与分享美的殿堂,当凝视那些陈列的展品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既古老又新奇的世界之中。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观者得以窥见往昔的辉煌与沧桑。鼓励人们探索未知,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一代代文博人的愿景和初衷,也是我所追随的信念。
本报记者 沈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