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理财遇“亏损” 应对有妙招

涨跌是常态

近年来,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不少理财产品都出现了大幅回撤,“破净”的现象屡屡出现。事实上,在资产新规发布,打破“刚性兑付”之后,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在产品净值上涨或下跌,甚至跌破净值“亏损”时,该怎么办呢?

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银行理财产品已完成净值化转型,理财机构按照预期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收益。目前,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根据市值法来计算,市场涨得多时,计入收益就多。反之下跌时,收益就减少,甚至“亏损”。

对于时常关注产品净值的投资者来说,一旦跌破净值,往往会陷入较为“恐慌”的状态,认为即将亏损。但是实际上,浮动亏损并不等于真实亏损。

“在净值化时代,净值涨跌已经成为常态。”晋江某银行个金业务负责人王女士说,当市场表现不好时,即便是稳健类的固收理财产品,也可能出现连续几天净值下跌的情况,形成一定的浮动亏损。然而,重要的是理解这仅是暂时性的浮动亏损,而非最终的财务损失。

以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为例,在每次净值下跌后,往往具有净值修复的能力,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从票息角度来看,固收类理财产品能陆续收到票息收入,抵消或降低短期内债券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本金角度来看,随着到期日的临近,债券价格会向着面值靠拢,只要不违约,在到期日就能按照面值收回本金。

保持理性与耐心

据了解,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的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建仓期”的计提成本。“建仓期”内管理人要配置各类资产、建立投资组合,其间会产生交易手续费、注册登记费、账户服务费等“建仓成本”。如果底层资产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还要计提“资产减值”,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因此,理财产品在成立初期净值会有小幅度下跌,随着投资运作走向正轨,产品净值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走势上。

又比如,对于采用市值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来说,净值的变动与底层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债券、股票等底层资产的市场价格是相对“敏感”的,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利率变动、投资者情绪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其短期走势,进而传导到产品净值。

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的浮动亏损并不等于真实亏损,如果投资者因为一时净值回撤而卖出理财产品,就可能错失后面的净值修复机会。因此,当净值出现下跌时,我们或许可以观望一段时间,等待后面的净值修复。对于现金流充足的投资者来说,甚至可以考虑一些逆向思维,在市场下跌后逢低买入,这样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持仓成本。

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投资者切记“自负盈亏”四个字。在购买产品之前,一定要主动、充分地了解产品信息,匹配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流动性需求等,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在面对短期调整时,要理解虽然净值回撤可能会带来暂时的账面浮亏,但只要持有份额还未到期,未来产品净值还有涨回来的可能。虽然市场短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但长期来看,偏离的价值会逐渐向内在价值回归。

因此,面对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时,保持理性与耐心,将是稳健应对之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