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篇

制作夯土、体验蓝染、拓印红砖

本报小记者感受传统工艺之美

晾晒蓝染作品

制作拓印

捶实沙土

本报记者 欧阳霆

7月28日,本报小记者走进龙湖福林村的福林公益美育学堂,学习夯土墙体制作,体验蓝染和红砖拓印,感受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

在上午的学习制作夯土墙体活动中,老师先带着小记者走进村里,观察一面夯土墙。这面墙已经年久失修,透过观察裸露的墙体,小记者更直观地了解了夯土技艺的特点和实用意义。

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小记者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夯土墙体。他们先装好模具,再将沙土、黏土等不同土壤分层装进模具里。每装一层土壤,都需要小记者用夯土锤将它们捶实。“咚咚咚……”现场响起了一阵又一阵有规律的捶打声。新塘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林静瑶做完后,手臂直发酸,她不禁感叹道:“做夯土墙体很累很辛苦。我想,做建筑用的夯土墙体肯定比这更辛苦。”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下,小记者的夯土墙体逐一完成了。当脱下模具后,一块块层次分明、犹如慕斯蛋糕的夯土墙体“新鲜出炉”。小记者端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个个爱不释手。

下午的课堂上,小记者学习了蓝染和红砖拓印知识。这两项传统工艺看起来不复杂,但制作的每一步都很关键。尤其是红砖拓印,纸张晾干的程度、用墨量等都有讲究,稍不留神,作品就失败了。经过一遍遍练习后,小记者逐渐上手,这堂课也从室内转向室外。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来到古厝前,仔细观察古厝墙上的各种砖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拓印。

当天下午,小记者还用蓝染工艺为帽子染色。每个人选择捆扎的方式不同,做出来的图形各异,将皮筋拆开的过程就像拆盲盒一样,让小记者既兴奋又忐忑。

福林公益美育学堂由福林党建+邻里中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心筑梦团队携手晋江华侨文献研究馆、图南文化共同举行。

小记者感言

活动结束后,我拿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夯土作品,不由想起古人生活在那么艰难的时代还能发挥高超的智慧,真是太了不起了!

陈彦钧(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

这次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它不仅让我学到了传统工艺技术,还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林子晨(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

这场活动让我们对传统工艺有了深入了解,还制作了夯土作品,感受到古老智慧与现代创新的融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当下,不辜负过去人民的艰苦劳动,向着美好的未来而出发!

洪楷楠(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

我在活动中更深入地了解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感受拓印和蓝染的魅力,这是一次超级棒的体验,更是一种传承!

吴尹琳(晋江深沪中心小学)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做红砖拓印、蓝染需要耐心,如果心急,作品将不会那么完美。这两项传统工艺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程群盈(晋江英林英埔中心小学)

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古人在制作拓印时的聪明和耐心,也对古人的染布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蔡旺兴(晋江安海西隅小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