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4-5联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新质生产力 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晋江经济开发区:向“新”向“绿”向“智”赋能高质量发展

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

三六一度5G智能车间

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

晋江经济开发区英林园服饰标准厂房一体化微工业园

晋江经济开发区产教融合基地

信泰生产车间

晋江市医院经济开发区院区

泉州鹏太机械公司生产车间

恒安智能化生产线

三创园

本报记者 许春 陈巧玲 董严军

初夏时节,行走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大干快上、一个个综合产业园竣工投产、一项项招商引资成果落地生花……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晋江,是“晋江经验”的发祥地。

作为晋江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主阵地,晋江经济开发区如何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找准新方向、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

“近年来,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扣‘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科技兴区’发展战略,在改革创新中,着力推动园区建设提质增效,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国鑫表示,随着晋江“全市一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晋江经济开发区全面深化“管委会+公司”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向“新”向“绿”挺进、向“高”向“智”攀登,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强对外开放 向“高能级”跃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跃升,越来越多的“晋江造”走向世界。

17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批批订单发往海外……在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福建美明达鞋业发展有限公司外贸订单持续攀升,为企业生产上足“发条”。

“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外贸出口额已突破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美明达鞋业公司行政经理赵志刚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出口运动鞋、跑鞋、工作靴和户外鞋等产品,其中90%销往美国,其余销往欧洲。“外贸订单的回暖,让我们发展信心倍增。”

美明达鞋业火热的“出海”态势,在晋江经济开发区并不鲜见。

时值5月,泉州市嘉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赶制出口海外的万圣节玩具订单。

2019年,嘉利开始涉足万圣节玩具品类。5年来,随着产品的不断创新,该企业万圣节玩具订单量增长近10倍。

借助国内外展会的机会,晋江市凯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也积极出海“打新”。

“通过参加展会,凯嘉机器知名度不断打响,收获了大量市场订单。”凯嘉机器副总经理许礼桑说,目前,凯嘉机器的产品已经远销至意大利、葡萄牙、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等数十个国家,展现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是“晋江造”纷纷“出海”,另一方面是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驶入“快车道”。

近期,361°宣布其海外电商网站(www.361sport.com)正式上线运营,成为全球消费者了解361°产品的新窗口,标志着361°品牌国际化战略的进一步完善。

近日,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海关AEO(经认证经营者)高级认证。这标志着凤竹纺织正式加入AEO高级认证企业行列,取得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不仅能享受海关优惠政策,而且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企业“扬帆出海”风力正劲,“保税+”板块的不断“扩张”,也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向对外开放“高能级”跃升的重要布局。

5月16日,“福建晋江—金门快线”外贸集装箱航线首航。一批货值333.23万元、货重78.71吨的服饰箱包、户外用品、母婴用品等货物,在泉州综合保税区查验放行后,通过该航线发往金门。

这是泉州港首次开通跨境电商海运快线,也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在做强泉州综合保税区“保税+”业务中绘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晋江经济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增超30%,进出口总额超300亿元。

“近年来,我们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做优‘双区联动’平台,组织本土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全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许国鑫表示。

注重科技创新 向“高新先”挺进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

走进浩博(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批批高性能新材料、新产品订单正在加紧赶制。

得益于在PMI泡沫材料高端产品的长期深耕,浩博公司与高校研发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往往只需3~6个月。

“目前,我们与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的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优势,形成了较强的工艺研发和产品开发能力。”浩博公司董事长丁友家介绍,2024年,浩博公司年产值力争实现超20%增长。

日前,第八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示,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氮化铝陶瓷产品上榜,再次获得“国字号”荣誉。

“氮化铝陶瓷是我们的主打产品。这几年,华清氮化铝陶瓷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5G通信到先进封装,再到近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华清电子常务副总经理杨大胜介绍,领域拓展的同时,华清电子也在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并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氮化铝陶瓷2.0。

通过持之以恒的创新,华清电子做到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

科技创新不断激发传统企业活力。

一根纱“七十二变”。2023年12月30日,信泰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有赖于全产业链创新,信泰不断爬坡过坎,实现连年业绩增长。

去年12月,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纺织鞋面设计中心上榜“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这是继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后,信泰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

不只信泰斩获多项“国字号”荣誉,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注重科技研发投入,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

在恒毅机械,小到细如发丝的针槽工艺,大到整台针织机的制造,都有着满满的科技含量。

深耕针织机生产20多年,恒毅机械不断引进尖端高新技术和先进办公设备,年制造各种高性能大圆机2000多台,产品遍及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及国内市场。

“今年,根据市场需求,我们正研发一批新的机型,年度研发经费预计将突破1000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5%。”恒毅机械项目经理李小兰说。

不管是研发新材料、大型机械,还是做精“纸片”“鞋片”“布片”“薯片”,这背后,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积极引导入区企业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的缩影。

2023年以来,聚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晋江经济开发区推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智转型企业“三张清单”培育行动,累计培育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依托华为(晋江)工业互联网中心、万物智联、数产科技公司等平台,晋江经济开发区还有力推动107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380多家企业上云上平台、315家企业完成二级解析节点注册,企业加速朝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迈进。

打开晋江市泳装产业协会“数字服务平台”,泳装、瑜伽裤、纺织、印花、辅料……泳装行业产品分类陈列;企业规模、企业产能、员工数量、企业资质清晰可见;经编机、纬编机、裁床机、缝纫机……设备类型与数量一目了然。

“平台上线首日,已经上线展示了58家企业。预计到6月,可以对接企业200家以上。”晋江市数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余依盟介绍,这个数“智”创新的行业平台,连通产业链上下游,将助推晋江泳装产业向数字集群发展。

数字服务赋能企业。自动化“含量”的提升,也将变革企业的生产方式。

宽敞明亮的标准厂房内,两排蓝白相间的“铁箱”整齐排列。在福建博璋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动鞋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备受瞩目。

相较传统制鞋生产线,博璋科技的生产线嵌入了机器人手臂、废气回收系统等科技创新装置,每条生产线可节省23~26人,产品合格率可从95%提升至99%,制鞋胶剂节约30%。

“我们在鞋楦嵌入了RFID芯片,记录了鞋的相关数据。鞋生产线有读取系统,可以时时读取数据,传递给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等,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传输,完成最终制鞋。”福建博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辉说,有别于传统人工操作,该系统实现了生产的可视化和实时管控,发挥了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显著效益。

企业积蓄发展新动能,科创平台的引擎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5月23日,晋江市三创园第176期双创孵化系列活动暨第六期创业私董会活动,在香港理工大学晋江技术创新研究院举行。

现场,与会企业就新技术、新成果和面临的技术难题等进行交流,促进资源互通、增进合作交流。

“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打破了园区的信息真空,帮我们对接到更先进、成熟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植芯数字科技负责人林志彬说。

这是三创园为进一步做优园区营商环境,孵化、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而常态化举办的活动之一。

晋江市三创园获评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共引进中关村硬创空间、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中字号”平台13家,助力22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落地。

星达是受益者之一。在晋江市三创园,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实验室。

在石墨烯研究院提供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撑支持下,星达成功实现超轻碳板的产业化。

“我们将石墨烯技术融入碳板,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耐折度和弹性,同时降低了重量,较好地满足了当前专业碳板跑鞋、篮球鞋的轻量化需求。”石墨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以赛招商、以赛引才,三创园还推动百余个参赛项目与晋江企业开展技术、项目成果合作,引入双创人才超2000人,为科创孵化和产业升级发展植入“高、精、尖”人才引擎。

坚持绿色发展 向“高质量”攀登

产业智造向“绿”而行、绿色技术节能降碳、园区发展“点绿成金”……在“双碳”背景下,提升制造业“含绿量”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从空中俯瞰位于经济开发区安东园的凤竹纺织绿色工厂,屋顶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非常醒目。

这是国内首个屋顶柔性支架光伏项目,面积有3.6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

“我们在厂区各个环节都采用了节能环保的设计。”凤竹纺织行政总监叶炜刚介绍,这座斥资8.5亿元建设的绿色节能工厂,总共引进25项智能、绿色高科技制造技术,涵盖废气回收净化、余热回收、水资源梯级利用、智能路灯等,打造了节能型生产车间。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逐“绿”而行的企业不在少数。

作为纺织龙头企业,向兴(中国)集团通过三级能耗采集监控技术,实现了节能降碳新突破——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在恒安(中国)纸业有限公司,从可再生木材到纸浆制成品,每个环节都力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严格要求。通过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对生产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和集中调度,恒安纸业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在港益集团,一个废弃的饮料瓶经过“脱胎换骨”,变成功能性纤维或非织造布。

随着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加工利用一体化生产链条的建成投用,港益集团每年可综合利用PET塑料瓶、纺织品下脚料及热熔胶、EVA下脚料等废弃原料约10万吨。

企业向“新”向“绿”,园区也进一步加快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

在晋江经济开发区金井园,绿色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实现竣工;在安东园,已开园的绿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业园迎来一批又一批进场安装、调试的生产设备。一个个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厂、热电厂、自来水厂的建成,支撑着园区绿色发展的“硬核”底气。

聚焦绿色园区建设,晋江经济开发区携手国能神福(晋江)热电有限公司,为园区超百家企业提供热电资源,铺开30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园区绿色低碳能源供应链集采合作项目,有力推动园区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随着国能神福1×50MW热电联产机组扩建项目的正式投用,每年可增加发电量2.2亿千瓦时、供热量302万吉焦,园区集中供热能力再上新台阶。

今年,晋江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

晋江经济开发区园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42.63%,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16.3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9%。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抢抓‘双碳’机遇,不断完善园区绿色化建设,致力打造更加绿色化、智慧化、创新化的现代园区。”晋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将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零碳园区”,培育更多“绿色工厂”“低碳工厂”,为晋江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书写更美绿色答卷。

强化统筹协调 向“高成长”发力

近期,福建晋园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园发展集团”)子公司成功发行2024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4.6亿元,发行利率为同期同评级主体利率最低水平,受到了银行、基金等众多机构的青睐。

该债券的成功发行,是晋园发展集团在投融资上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充分显示了投资者对晋园发展集团的发展信心和投资热情。

晋园发展集团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全资控股的国有企业,承担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力量,致力于成为晋江工业集中区的综合性投资发展集团。

在“管委会+公司”体制机制带动下,晋江经济开发区形成“开发区管委会+发展集团+专业化子公司”扁平化三级管理架构,快速提升园区建设、管理及运营效率。 

2024年,晋园发展集团共谋划35个经营性项目,计划投资230亿元。到今年年底,该集团力争资产规模增至260亿元。

依托晋江经济开发区空间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晋园发展集团将持续深化“开发建设商、综合运营商、产业金融商”三大功能,进一步聚焦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好“四大平台”(产业促进平台、产业服务平台、产业载体运营平台、新兴产业培育平台),不断优化园区载体建设运营,促进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晋江,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更好地助力晋江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晋园发展集团的成功布局,是晋江经济开发区强化统筹协调能力、加速向“高成长”发力的“制胜棋”之一,也是晋江市加快“全市一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在泉州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仓储中心项目(一期)竣工在即。这是晋江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的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将助力晋江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保税+”、完善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

2022年,经过“全市一区”体制机制改革后,泉州综合保税区纳入晋江经济开发区统一管理,在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经营运作、招商引资、服务配套等方面迎来新提升。

不只综合保税区纳入开发区管理,改革后,在五里园、安东园、食品园、新塘园、时尚园等园区基础上,三创园、英林园、深沪园、金井园、安海园、现代物流园(位于西园)、包装印刷基地(位于磁灶)、集成电路工业园(位于东石)等园区也纳入“全市一区”范围。晋江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拓展至90.34平方公里,形成“全市一区+若干专业园”发展模式,构筑起“优势产业承载+高新产业培育+科技创新支撑+开放经济试验”的现代园区矩阵。

以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建设为契机,晋江经济开发区还积极构建“221”新赛道体系,即抢抓发展集成电路、核技术应用两大赛道,全力塑造“芯动能、核引擎”特色产业IP;大力发展新一代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赛道;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赛道。

近期,晋江经济开发区以打造“中国核医学谷”为目标,与中国核电集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技术研究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加速推动核医疗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提升发展质量 向“高水平”角逐

产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要素聚集、企业聚连、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

2000年,为推进晋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晋江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迈出了建设发展的“第一步”。2003年,晋江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2005年成为省级开发区示范区。

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以占晋江7.8%的土地,创造了30%的工业产值。

在2022年度福建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晋江经济开发区位列全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第五位,其中,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省第5位、管理服务水平位居全省第6位、发展规模位居全省第10位;晋江经济开发区已连续7年位居福建省级开发区首位。

在2023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中,晋江经济开发区位列第11名。

掌控主动、赢得未来。

如果说,各项成绩向好的背后,展现的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活力;那么,优质产业空间的腾挪,则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着眼未来发展下的“先手棋”“关键棋”。

左右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工作圈就是生活圈。在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入驻企业忙装修、抓生产、赶订单,一派繁忙景象。

这里,正打造着现代化的标准厂房、科技化的生产场景、多元化的园区生态。

而在未改造前,这里曾是典型的“低效率、低产出、低贡献”的工业用地。

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

经参与司法拍卖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指导下,晋园发展集团把该地块策划为园区标准化项目,并按照“政府引导+国企投建+协会参与+自主运营”相结合的模式,对该地块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

以“策划即招商、拿地即开工、开园即入驻”为目标,“平地起高楼”、旧厂房焕发新生命的土地裂变迅速拉开。项目(一期)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从开工建设到建成投用仅用时332天。

随着25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的呼之欲出,该地块土地容积率从原有的0.63提升至如今的2.97,140亩低效用地被有效盘活、集约利用。

如今,永佳智能装备产业园已吸引意向入驻企业58家,37家企业入驻永佳成果创投孵化中心,园区实现招商去化率90%,已累计实现企业税收1600万元,亩均税收约30万元。到今年年底,亩均税收预计可突破100万元。

不只永佳“华丽转身”。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采取“国企+协会+龙头”“国企+第三方运营”“民企+供应链+上下游”等建设运营模式,策划建设7个连片标准化产业园、61个标准化厂房项目,预计新增产业空间700万平方米。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已建成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着力打造高标准强承载的产业综合园区。

从扩大投资、法拍收储、合作转让等多维度发力,晋江经济开发区还陆续推动148家企业“零增地”改扩建,新增产业空间451万平方米,探索“亩均论英雄”与“平米比优劣”并重发展。

做优产业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做强招商引资,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在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6栋标准厂房封顶在即,睿斯科项目用房也在加速推进。

依托新兴产业招商,这里将落地睿斯科肿瘤先进粒子治疗设备和半导体芯片产业项目等,打造晋江经济新增长极。

布局高新产业的背后,还有基金招商的支持。

今年1月,晋江经济开发区成功招引齐鲁前海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将重点投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海洋经济、视觉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推动区域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聚焦招商源头,晋江经济开发区还引进赛创、岁金、润城、麦动等第三方专业招商运营机构,发布新赛道新区域场景招商机会清单,多维度拓宽招商链接触角。

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2023年以来,晋江经济开发区统筹发挥“全市一区”资源,共引进正式招商项目65个,总投资480.17亿元,项目开工率超60%。

园区向“高水平”角逐,离不开优越营商环境的打造。

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创新推出“双零”服务(服务企业零距离、服务项目零收费)、“双员”联络(企业服务员、联络员)机制,组建专人专班,为入园企业报批报建手续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项目策划到落地的周期,由原来的1年缩短到5个月;报建手续办理时限由原先6个月缩短到2个月;手续代办费用由原先的15万元左右到现在的零收费。

“双零”服务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成为2021年度全国41个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之一。

晋江经济开发区还积极协调推进市直部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园区企业建设项目“评定分离”招投标模式,推进设计方案“多评合一模拟审批”,以新智造产业园为试点,实现“四证同发”“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近年来,晋江经济开发区在园区建设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布局建设了产教融合基地、“党建+”邻里中心、青年公寓等项目,形成从幼儿园到中学12年全龄优质教育配套,打造现代产业社区。

聚焦园区矛盾化解、职工权益保护,晋江经济开发区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会,依托“一体化”职工法律服务平台,全年接访调处纠纷295起,劳动纠纷案同比下降25%,获评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培育单位及2022年度省级“园区枫桥”机制建设优秀单位。

“我们既要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也要持续做优‘单项冠军’。”许国鑫说,下一步,晋江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软硬结合”强化产业配套、“产城融合”完善功能设施,持续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环境和优越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开发区能级,早日实现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阶”。

荣誉榜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创园)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国家循环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023年度消费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先进示范园区案例

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培育单位

全国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

全国年度百佳园区党建品牌案例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