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小记者 洪梓豪(英埔中心小学)
洪铭翔(英林中心小学)
5月1日,晋江英林英埔中心小学、英林中心小学小记者亲子走进龙湖镇福林村,打卡晋江唯一一个满族村落——粘厝埔,了解满族文化;探秘端园华侨生活记忆馆,聆听华侨故事。
粘厝埔是龙湖镇福林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也是晋江唯一一个满族村落。在晋江文史专家粘良图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位于粘厝埔的民族文化中心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座完颜宗翰的雕像。粘老师介绍,完颜宗翰是粘氏族人的得姓始祖。“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侄,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作‘粘没喝’。他17岁就参军打仗,立下了很多功劳,他辅佐过三个皇帝——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金熙宗是他的小辈,因此就担心完颜宗翰对他的政权造成威胁,所以就将完颜宗翰抓起来,完颜宗翰的子孙为了摆脱跟皇族的关系,最后就将‘粘没喝’的‘粘’当作姓氏。”
看着关于满族的历史及粘氏族人在粘厝埔发展的相关资料,听着粘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从明代开始,粘氏族人就来到晋江定居。多年的满汉通婚,民族间日益交融,如今粘氏在服装打扮上和本地人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但家家户户的门楣上写着“河山衍派”或“完颜传芳”,昭示着粘氏族人的满族身份。“粘氏在晋江居住比较分散,发祥地在龙湖衙口,分布在龙湖粘厝埔、深沪、金井等地。”
第二站,我们去往端园华侨生活记忆馆。20世纪30年代初,华侨许经撇回到家乡建造这座楼房,以他的号取名为“端园”。如今,端园仍保留得相当完整,里面还藏着一些“宝”。我们根据寻宝图,一一挖掘这些“宝藏”——可以发出音乐的梳妆盒、方便一楼和二楼沟通的传声筒、可以紧急避难的地下通道……详细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些珍贵“宝藏”的背后,是爱国华侨的家国情怀,令人钦佩。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晋江还有许多文化,需要我们去深入探索、挖掘和保护。指导记者 欧阳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