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b版:本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岩龙: 在晋江与鞋结缘十多年

岩龙一线指导组员。

本报记者 朱艳

今年三十而立的岩龙,回想起当年在老家赤脚登山的窘迫,与如今年生产50万双鞋的盛况一对比,不禁感慨:“来到晋江与鞋结缘,我的命运从此改变了。”

岩龙来自多彩云南的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家乡风景优美,此前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岩龙至今记得,3岁那年,他赤着脚,一个人爬上2000多米的大山,寻找正在劳作的母亲。

那时,岩龙还不知道“鞋”是什么,也不会想到,长大后的他,会成为全国著名鞋企——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成型组长,每年带领组员生产成品鞋50多万双。

2012年,岩龙来到晋江,入职中乔公司。领到第一个月工资2100元时,他兴奋不已,只给自己留了200元,其余全部寄回家。

在晋江人“爱拼才会赢”精神的感染下,岩龙并不满足于做一名成型普工,而是梦想成为一名制鞋能手。于是,岩龙每天提前到车间,做好6S工作,同时在技术上虚心求教、细心揣摩。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岩龙快速精通成型合底、检修等重要技术。

在晋江,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出头。2016年1月,作为储备干部训练营的优秀学员,岩龙晋升成型组长。当上组长后,岩龙处处以身作则,“我先上”是他遇到脏活、累活、技能难题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近几年,中乔公司实行“降本增效”精益化管理。2019年1月,岩龙在成型线工作时发现:早前推行美码,需要在楦底上加中底定位色钉,如今鞋面中底没有冲孔,已经基本没用到中底定位色钉。因此,岩龙提出取消中底定位色钉的建议。仅此一项,中乔公司每年便可节省成本将近10万元。

2019年,火热的电商“双11”活动结束后,细心的岩龙发现,公司的电商订单是不需要手提纸袋的。于是,他再次提议将电商产品的手袋采购取消,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将近15万元。

得益于在晋江的打工经历,岩龙的眼界不仅开阔了,收入也逐步提高,成为老家首批实现脱贫的对象。凭借突出的表现,2019年,岩龙还获评“全国优秀农民”。

在晋江扎根后,岩龙通过电话不定期与亲戚朋友分享自己在晋江的发展情况,并利用每年春节长假返乡的契机,向乡亲宣传晋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针对“新晋江人”的优待政策,动员他们一起来晋务工。在岩龙的带动和影响下,目前已有约250名云南省务工人员加入中乔。

从2012年到如今,岩龙见证了晋江十几年来的巨大变化。他表示,希望自己在享受“晋江经验”发展成果的同时,能为晋江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做出贡献,与晋江共成长,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