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晋江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第二届晋江市青少年闽南语挑战赛

获奖名单出炉

本报讯 (记者 欧阳霆 陈巧玲) 昨日,备受关注的第二届“爱晋江 说咱闽南话”晋江市青少年闽南语挑战赛进入决赛阶段。22支从初赛脱颖而出的队伍分组同台比拼。

决赛为期一天,上午进行小学组决赛,下午则是初中组对决。决赛高手如林,竞争激烈。进入比赛场地后,各代表队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准备。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比赛内容的辅导外,带队老师也不断地给予选手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比赛一触即发,现场“硝烟弥漫”。与初赛相比,决赛的难度升级了。在初中组的“一步棋 一步行”环节中,一道听力题就难倒了一大片选手。“原来‘番大麦’是玉米,真是长知识了。”在场的带队老师不禁发出赞叹。

不少初中组的选手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进入中学后,他们讲闽南语的机会更少了。比赛现场,一些涉及日常对话、学校相关的题目,初中组的选手就能很好地拿下分数。一旦出现专有名词,就成了他们得分路上的绊脚石。当天,就有选手因为“麻将”“刘海”“树叶”等词语发音不准确而遗憾失分。于是,中场休息时,南侨中学、慎中实验中学的选手赶紧举手请教一些词语的正确发音。

相较之下,小学组的比赛更为激烈。有了初赛的经验,各参赛队伍在闽南童谣的练习上用了不少心。东石锦青中心小学带队老师蔡静俞更是带来学校的两本“秘籍”《东石民间歌谣》《闽台歌谣赏析》,“这两本册子囊括了大部分闽南童谣,很有用。我们还会再找找有没有更新、内容更多的相关书籍。”

争先赛结束后,有4支队伍平分,进入加时赛,争夺参与决胜赛的资格,战况十分焦灼。最终,经过一番激烈比拼,小学组、初中组冠军分别花落罗山育德小学、永和中学。

育德小学代表队“逆袭” 选手喜极而泣

冠军 风采

比赛结束,育德小学代表队的郑锦键将瓶子中的水一饮而尽。这时,细心的同伴发现他的手一直在颤抖,赶忙关心起他来。没想到,队友才刚开口,锦键鼻子一红,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太激动了,没想到能‘逆袭’成功,拿到冠军。”喜极而泣后,锦键还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这是锦键和队友杨函瑜第二次参加闽南语挑战赛。第一届比赛中,队友之间默契度不够,遗憾止步于初赛。于是,在备战第二届比赛时,他们在“你说我猜”环节的训练上花了不少心思。这次有了新队友吕依婧和柯钰昕的加入,培养默契更为重要。因此,他们通过不断练习,总结出了一套方法。“锦键是猜题的人,所以我们三个形容的时候就要以他的想法为准,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函瑜介绍,在练习时,如果出现没猜出来的词,就会问锦键的想法,了解他对该词的理解。就这样,在决赛场上的“你说我猜”环节,2分30秒内,他们答对了16题,拿下该环节的全场最高分160分,为他们的冠军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和中学代表队夺冠 有收获有遗憾

公布成绩后,永和中学代表队的王诚志、李俊妹、蔡汉林、陈彬瑞看着210分的高分,轻声欢呼着相互道喜。

第一次参赛就获得冠军,四名选手都有说不出的激动,但仍有些遗憾。说起来,他们印象最深的是抢答环节中的一道题——“闽南童谣《天顶一块铜》中,‘狗卜吠,贡着碓’的下一句是什么?”他们回答出了内容,却因为一个发音错误而被扣分。“我们都会背这首童谣,但是从长辈那里一代代传下来后,有些发音就不准确,我们也没有注意到。”诚志说自己跟家里长辈多是用闽南语沟通,但读中学后,一些闽南语都忘了,发音也越来越不标准。

“我跟爷爷生活,讲闽南语讲得多,遇到不会说或听不懂的就会问他。”彬瑞表示,多沟通让他掌握了不少地道的闽南语,对他这次参赛获奖起了不少作用。通过这次比赛,四名选手更直观地感受到闽南语的魅力,“明年有机会,我们再来!”

获奖名单

小学组

一等奖

罗山育德小学

二等奖

晋江市潘径实验小学、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东石镇教育中心(锦青中心小学)、青阳街道教育中心(中和中心小学)

三等奖

晋江市实验小学、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晋江市第十实验小学、罗山街道教育中心(荣宗小学)、西园街道教育中心(版筑中心小学)、磁灶镇教育中心(梅里中心小学)

初中组

一等奖

永和中学

二等奖

英林中学、罗山中学、华侨中学

三等奖

紫峰中学、南侨中学、深沪中学

新侨中学、阳溪中学、慎中实验学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