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对话历史 感受现代

本报小记者漫步魅力江南

本报记者 欧阳霆

今年寒假,本报组织了6天5夜小记者魅力江南冬令营。活动中,营员们走进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探索三城的不同魅力。

在上海,营员们探访了历史悠久的国货品牌——中华铅笔厂;走进“远望1号”、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中国航海博物馆,零距离接触大国之重器,了解航海、航空等知识;走进上海外滩,与外国友人互动交流;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牵手”学霸逛校园……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精髓的现代化都市,给营员们带来不少惊喜。

在苏州,课堂上熟悉的拙政园、寒山寺、枫桥、京杭大运河等,就在眼前。营员们漫游在江南水乡的古典韵味里,流连忘返。

在南京,营员们逛夫子庙、游秦淮河、登明城墙、访中山陵。身处其中,他们读懂了南京深邃厚重的人文底蕴。

探索未知

王唯雅(内坑中心小学六年3班)

1月28日,我带着积蓄已久的能量,带着美好的愿望与期待,出发启程。这是我第N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每次都有新的见识和感悟。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上海的中华铅笔厂。去了这一趟之后,我发现小小的一根铅笔有这么多学问。我还帮铅笔“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第三天下午,我们去外滩,这是我第二次来上海外滩。记得上次来是去年暑假参加舞蹈比赛。上次来看到的是夜景,这次来看到的是白天的景色,很开心两次看到的景色不一样。最有趣的是,一路上我们跟好几个外国人交流、拍照。外国人也非常热情,我们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礼貌和热情。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苏州。那种吴侬软语、纤姿弱态、柔风拂面、连空气都能把你熏醉的江南,就在苏州。

我们游览了拙政园,感受苏州园林的古典气息;遇见了平江路,体会了枫桥及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仅仅用语言是描绘不出来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体验体验。

第三站,我们到了南京,游览了秦淮河、中山陵。最后一天,我们还受邀到江苏晋江商会参观,商会会长还准备了丰盛的午餐请我们。

在这6天的旅程里,我收获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中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探索、去追求、去拼搏!

点亮梦想,沪动未来

李昕钰(内坑中心小学六年3班)

这个冬天,我参加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冬令营,我游览了上海、苏州和南京。这次冬令营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江南的魅力,还让我收获了知识。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灯火辉煌。我们先去了上海铅笔厂,在游览的过程中,我对铅笔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铅笔厂的先进技术感到惊叹。我想,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我们又去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远望一号、外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可以俯瞰黄浦江两岸的美景。人们说:“晚上的外滩更是灯火辉煌,霓虹灯闪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可惜我们去得比较早。虽然我们没能看到亮灯后的外滩,但是我们在外滩和许多外国友人合影留念。

这次的冬令营,不仅让我们欣赏了江南的美景,还了解到了这三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也领略到了古典之美。这次旅行让我们收获颇丰,还让我们结交了许多新朋友。

江南之旅第一站

洪梁骏(英林英埔中心小学四年5班)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的心脏跳动得巨快。“哇,我终于坐上了飞机!”望向窗外,地上的房屋、行人、车辆越来越远、越来越密集,我似乎飞翔在蔚蓝宽广的蓝天上,白云环绕身边……这种感觉没有亲身体验过的,可感受不出其中的滋味!

随着飞机的降落,我们来到了上海。以前我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美丽繁华的大上海,听到的上海话“侬好伐,侬欢喜上海伐,上海老漂亮额”。现在,上海这座城市真真实实地出现在眼前,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上海——魔幻之都,我来啦!

抵达上海,我们马不停蹄来到中华铅笔厂,这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以笔类文具为主导产业的企业,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

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接下来是我们亲自动手的时刻——制作铅笔。我在一阵手忙脚乱中做出了两支像模像样的铅笔。这两支铅笔如果拿出去售卖,可能会被嫌弃,我却爱不释手。回去我可得好好向小伙伴们介绍一番,他们应该也很想亲自动手试试。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陈梓晴(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9班)

寸阴犹如白驹过隙。不久,红枫尽落,潇潇秋风也化作了瑟瑟寒风,小记者“魅力江南冬令营”拉开了帷幕。

在众多景点中,有上海充满神奇有趣的中华铅笔厂,有苏州诗情画意的拙政园和寒山寺,有南京饱含历史痕迹的古城墙……漫步在各个景点的我们,犹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国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于天地间游荡,真是不亦快哉!

景点重重,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苏州的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园林之首。拙政园中,各个景观都是仿照诗中美景所建。漫步园内可谓是诗情画意、美如画卷,令人身临其境地观诗、品诗。

上海、苏州、南京的风景名胜都深深打动了我,令我不由自主发出了“甚是美哉”的感叹。

通过这次旅游,我悟得了一个道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仅应该多读书,更应该带着书里的内容走出去,然后将我们的所看所思所想所悟再带入书本里。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看得更远,也更能深刻地感受国家的文化瑰宝!

指导老师 林丽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