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小杰
在施荣宣林玉琦伉俪的画展上,记者采访到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会长曾星桦,祖籍晋江池店的他表示,自己已经有5年没有回到家乡,此次重游,耳目一新。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和举办更多传统文化展览,让更多华裔青年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菲律宾有一个菲华历史博物馆,我们通过这个博物馆推广华侨历史和文化。”曾星桦告诉记者,华侨后裔文化身份的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他们在国外成长,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身份。菲华历史博物馆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和展览,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对曾星桦而言,语言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重视和保护。“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年轻一代可能不会说闽南语或其他方言,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菲华历史博物馆通过开展语言传承项目,组织语言学习班或讲座,鼓励年轻人学习和传承自己的母语,保持与华人文化的联系。”
在谈到如何通过艺术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时,曾星桦表示,他们与当地的华侨艺术家合作,举办画展、图片展等艺术活动。这不仅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通过展示华侨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激发年轻一代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菲华历史博物馆还将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通过制作短视频、直播互动等形式,展示博物馆的藏品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华侨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