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娜带着晋江小木偶走向国际大舞台、龚锦仪不遗余力教授南音、陈莉莉演绎高甲戏魅力、陈明良扎根美食传承、蔡金珠推动木版年画走进大众生活……“三八”妇女节这一天,一群非遗文化女性传承人走进我们的视野(详见本报昨日8版)——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和坚守,“她们”有力量。
在晋江,越来越多的女性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不少非遗技艺“传男不传女”的不成文规定,也已成为“过去式”。
在“爱拼才会赢”成为基因烙印的闽南,女性≠主内。正如非遗技艺之一的“美琼肉粕”,其第四代传承人施德焕早年间走南闯北,将家里的肉粕生意交给妻子施美琼一人打理。后来,施德焕为了延续自家猪肉粕在当地的口碑和亲切感,便用妻子的名字来给自家店命名。
当然,“半边天”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非遗传承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晋江经验”提出20多年来,晋江越来越多女性投身于各行各业,成为中坚力量。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项目建设最前沿、社会服务各领域……她们为晋江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贡献着无穷的“她力量”。
新征程上,愿每一个为梦想努力的她,每一个为担当坚守的她,每一个为责任挺身而出的她,都能被温柔以待,都能看到春暖花开,都能拥有“绽放的力量”。庸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