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就像在升级“打怪”,虽晋级不断但仍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面对接踵而至的困惑、难题,你是请教老师、专家,还是老一辈?或是翻开育儿书籍捞一捞有用的知识点?然而,也有部分家长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些靠谱的育儿智慧锦囊,快来收下这些干货吧!
春风和煦,万物生长。“惊蛰”时节已悄然而至,如何带着孩子快乐地“食”在春天,“育”见美好呢?本期,“育儿经”栏目邀请到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家长苏晓静,她将结合自己的带娃经验,分享春日里实用的育儿干货,快来收下吧。
食在春天
春季助长有方法
众所周知,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也是孩子个子长高的“黄金期”。苏晓静说道,想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非常重要。根据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每日尽量有12种以上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禽畜鱼蛋类、大豆坚果、奶类等食物。听起来每天摄入12种食物有点难度,其实将其安排在一日三餐中也不难做到,比如早餐至少摄入4~5种食物,午餐摄入5~6种食物,晚餐4~5种食物。
苏晓静补充道,除了饮食尽量做到多样化外,建议每日保证孩子充足的饮水量,2~3岁的孩子每日饮水量在600~700ml,4~5岁的孩子每日饮水量在700~800ml,可以少量多次饮用(建议上、下午各2~3次)。与此同时,鼓励孩子适当饮奶或补充奶制品,合理选择零食。
在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的前提下,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进行适当的运动,运动能刺激骨骼的生长。在闲暇时间,可以到小区楼下或周边公园玩耍、散步,或爬楼梯、跳绳等。“动物类食物中的维生素D要经过紫外线照射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才会被人体吸收。”苏晓静分享道,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能促进小肠钙磷的吸收,当然食疗更重要。
除此之外,还要保障孩子的睡眠质量。“早点入睡会让孩子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间,有助于分泌生长激素,帮助长个。一般深度睡眠会在入睡后45~90分钟,以及22:00—2:00时段、凌晨5:00—7:00时段。”苏晓静认为,建议孩子在晚上9点左右入睡,她一般都会让孩子在9点就睡觉。
科学喂养
改善胃口有妙招
“很多忙碌的双职工家庭,平时基本上都是靠家里的老人准备食物。就此,建议家长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物需求做成采购清单和菜单,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食物。”苏晓静说道,如果孩子胃口不太好,建议在制作饭菜时做一些酸甜口味、红烧的菜,增加色香味。平时,还可以煮些苹果山楂红枣水、山楂太子参瘦肉汤、雪梨山楂水等消食化滞、健脾开胃的食物。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我家小晨也是长辈带得多,长辈喜欢帮忙喂,边喂饭边给孩子看电视、手机,这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逐渐让孩子缺乏自主进食的动力。”苏晓静说道,她会给长辈分享一些育儿和科学喂养的小视频,让长辈逐渐接受科学的喂养方法,给孩子营造独立进食的环境。
此外,建议家长让孩子参与食物的选择与制作,增进孩子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学会爱惜食物。吃饭时间尽量控制在30分钟左右,逐渐养成定时自主吃饭的好习惯。
玩在春天
探寻周边亲子游
随着初春时节的到来,春暖花开季指日可待。空闲时间,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踏青,感受季节变换的美好。“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出去玩,品尝各种美食。两个孩子都对美食很感兴趣。”苏晓静建议道,带着孩子出游可以带免洗手消毒液、防蚊虫贴、足够的温水、围兜、便携碗筷等。
“车程在30分钟内的,家长可以选择周边的公园、农场等;车程在1小时左右的,家长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比如厦门的植物园、泉州的花田小镇、南安的天柱山都是当季亲子踏青不错的选择。苏晓静认为,周末时光带娃出游,慢慢地将成为孩子的朋友,有助于培养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让孩子更加开朗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