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掌上“选基”更便捷

手机银行争推基金优选服务

“权益市场持续下跌后,近期迎来反弹,我就想着也参与一把,想来想去还是买些基金比较合适。”近期,伴随理财市场的回暖,市民陈波将目光转向了基金的选择上。但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他却不知如何下手。

与陈波有着一样困惑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事实上,近年来,在金融科技的不断升级之下,不少银行陆续推出了基金优选服务,只需要通过手机银行,便能为投资者提供一连串的基金投顾服务,带来不同的基金投资策略,并优选基金为投资者的决策助力。

“选基”工具不断升级

所谓“三分投,七分顾”,为了让投资选择更加简单,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基金购买需求,近年来,各银行纷纷出招,推出多样化的“选基”工具,强化财富投顾服务。

近日,工行在手机银行财富社区创新升级推出“选基”功能,让客户基金投资选择不再“迟疑不决”。工行工作人员介绍,该“选基”功能包含三种工具:一是热点“择基”,高频捕捉市场热点,自动匹配优质产品,按周研判市场中短期投资热点,通过“投研赛马”让“好公司、好赛道、好产品”转化为投资胜率。二是指数“选基”,财富社区指数专区通过热力图谱、指数星动信号、指数估值榜单等工具,实现市场行情数字化、投资策略定量化。配合相应主题活动,让客户直观便捷选到心仪的指数产品。三是定投“养基”,财富社区定投专区通过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定投路径,配合产品申购费率一折优惠,让客户在跨周期投资过程中摊薄成本和分散风险。

自去年年末以来,伴随各银行手机银行的升级,其财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基金投资功能进一步丰富。例如,光大银行APP11.0对“首页”“看点”“财富”“活动”“我的”五大主页全面焕新升级。其中,数字化服务能力升级,“目标智投”功能为基金客户提供“定期定额自动投、目标达成自动赎”的全流程基金定投服务。

提供配置优化建议

除了在“选基”环节频频发力,助力客户进行投资决策之外,不少银行在投后管理环节也升级了全新的陪伴式服务,让投资者更懂得“如何买”和“如何卖”。

交通银行的新版手机银行在投后管理环节,通过多维度数据透视和诊断分析,对客户整体持仓基金进行全方位扫描,提供配置优化建议,帮助客户实现科学持仓。招商银行App12.0版本进一步拓展了陪伴的深度,以产品化、功能化为方向,将陪伴进行到底。以用户购买基金为例,按照当前行业通行的做法,用户在基金份额确认后才能享受陪伴服务。而招行在用户首次购买基金时,就会收到“首购来信”,App将以语音和图文的方式,向用户介绍产品特点和未来可以享受到的一系列陪伴服务。在基金持有阶段,招行升级了“持仓解读”功能,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持仓成本、收益、分红、交易次数、底层资产行业分布变动等11类关键信息,及时传达产品重要动态。此外,依托招行的数字化投研能力,聚焦用户最关心的“何时买”与“何时卖”两大问题,结合持有时长、产品历史表现、产品后续研判等多维数据,以加仓、定投、止盈、止损等四大类明确的策略支持,为用户决策提供参考。

“告别以往专注于投前服务,如今,投前、投中、投后全周期的陪伴式服务已经是主流。”晋江某银行零售业务负责人黄女士说,“提供与客户风险偏好及理财需求相匹配的资产配置方案,这样能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延伸阅读 自选基金有诀窍

在借助各类“选基工具”之余,投资者自身还应具备一定的基金知识,选出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

一方面,不同投资范围的产品有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征,投资者要认真阅读产品的招募说明书,了解清楚其类型和投资范围。同时,查看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重点关注其长期和短期的回报率、同类产品的排名情况、最大回撤情况、基金净值的波动率有多大等。一般来说,评级越高的基金,收益越高、风险越低。

另一方面,关注基金经理的过往表现,包含其从业年限、管理过的产品和业绩、教育背景、投资理念、风险控制等,再结合所投向基金产品的预期风险和收益与自己的需求是否匹配,一定要选择和自己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在投资基金时,应尽量学会分散风险,选择品种不同、风格不同的基金,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