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爱安海 上一版 下一版  

集团化办学 赋能慎中实验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生在智慧教室听讲座。

▲“希望之星”雕像

▲精彩课堂

▲优秀学子登上央视舞台。

学校南大门

近日,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慎中”)传来好消息:2月17日(正月初八),该校将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届时,该会将成为一座连接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桥梁,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慎中位于安海镇上垵村,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着安海镇东片区上垵、菌柄、社坛等11个行政村的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服务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慎中加入养正中学教育集团后,集团领导班子在通过“强校扶弱校”提升慎中办学质量这一路径上迅速形成共识,对慎中的发展制定了新的规划,致力于把慎中办成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安海镇东片区教育提质均衡发展。

经过近七年融合办学,慎中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办学成绩逐步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安海镇党委书记陈进福表示,近年来,安海镇牢牢抓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特色教育为核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安海镇将继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以养正中学为核心“一校三区+四校”(三区:养正中学新校区、养正中学奎光校区、养正中学开发区校区;四校:慎中实验学校、安海中学、松熹中学、紫华中学)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持续推进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擦亮“学在安海”品牌。

本期《爱安海》将带大家走进慎中,了解加入养正中学教育集团后,慎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六共同”办学模式 推动教育结“新”果

“近年来,养正中学不断优化集团化办学思路,持续推进深度融合,与慎中建构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六共同’,即管理同体互通、资源同用共生、师资同享互补、学生同培共进、教研同步互动、评价同规共强。依托‘六共同’培养,促进养正教育集团优质发展,提升学校影响力、辐射力,推动慎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晋江市养正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诗坦说。

慎中是福建省“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共同体”15所发起校之一。2023年9月14日,首届九年一贯制学校高质量发展论坛及教学开放活动在厦门举行。养正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慎中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林胜利出席此次会议,并在主题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的分论坛上,做了“九年影响一生,教育成就未来”的主题汇报。

九年影响一生,教育成就未来。这是慎中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用行动践行的一句话。

2023年11月,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养正中学举办了2023年秋季晋江市初中英语“5G+专递课堂”使用情况与培训活动。来自养正中学初一22班的全体学生和慎中实验学校初一25班的全体学生相约云端,共同参与了一堂“你追我赶”的“5G+英语专递课堂”。

活动中,养正中学夏舒影老师(主授教师)和慎中实验学校陈君玲老师(辅授教师)联袂打造了一堂主题为“What does your mother do?”的英语课,通过看图猜职业、竞争分组游戏、对话接龙等形式使得整堂课妙趣横生。

记者了解到,“5G+专递课堂”是推进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的创新,赋能“双减”提质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在2022年,养正中学、慎中实验学校就开始试点“5G+专递课堂”,尝试“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促进5G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创新融合,有效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5G课堂帮扶”是集团办学赋能下,慎中深入实施“六共同”办学的举措之一。通过充分共享集团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教研模式共建,输入养正中学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引入“5G课堂帮扶”,提升慎中教育教学质量。

自融合办学以来,养正中学教育集团全力支持慎中的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以养正中学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集团专家资源和现有的信息化平台,为师生开展学术讲座或教学教研科研指导工作,促进学科融合,丰富师资教学内容和方法,拓宽师生视野,推动教育质量高效发展。

此外,养正中学教育集团通过建立跨校区教师交流轮岗,分学科跨校区大教研,跨校区集中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校本培训研修,跨校区集中选拔参与各级业务竞赛等机制,逐步形成学科组团、名师引领,借核心带动、求共同发展的“雁群效应”。同时,通过教研教学的融合,慎中实验学校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达到与其他两个校区的教研教学水平逐步趋向均衡的目标。

“通过与养正中学集团化办学的不断推进融合,慎中在校本教研、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教师们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慎中八年级年段长苏婷婷说。

立足校本课程 办学特色显成效

2023年1月21日,慎中清韵南音社的优秀学子许巧雯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百鸟归巢》演出,全国观众和父老乡亲都为之喝彩,慎中也为有这样的优秀学子而骄傲。

集团化办学,既要融合,也要走出差异化发展路线。

慎中在保留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融入养正文化基因,结合实际办学定位,创新学校核心精神文化,提出了“严、正、勤、实”的校训精神,以‘阳光少年、智慧教师、幸福校园’为办学愿景,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开设“南音”“足球”“灯谜”“人工智能”等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记者了解到,南音一直以来是慎中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早在2014年,慎中清韵南音社被晋江市民政局正式批复确认为南音社会团体,并加入晋江市南音协会;同年以“借助社区力量,开展南音启蒙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被确认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国家级课题”实验校。

自南音启蒙实践至今十年间,在慎中各届领导、社团全体成员的支持下,在南音非遗传承人林淑丽老师的精心调教下,学校南音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绩,慎中清韵南音社两次应邀赴中国澳门,以及菲律宾进行南音文化交流,10次参加省(部)级展演比赛,斩获泉州、晋江、安海相关比赛奖项124个。

每星期二上午大课间表彰完上一周的猜谜好手后,“灯谜益智”新谜题总是如约与慎中师生见面,猜谜成了孩子们课间的益智活动之一。展板前挤满了笑脸如花的同学,有的正在绞尽脑汁地想谜底,有的满脸喜悦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还有三五成群热烈地讨论着、争先恐后地向老师核对谜底……同学们在“灯谜阵”中流连忘返,玩得不亦乐乎!

令人欣喜的是,慎中的“灯谜益智”校本课程继2022年后再次入选了“2023年福建省一师一梦”项目。该课程项目为慎中的孩子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挖掘校园的人文资源,使广大师生丰富了课余生活,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了慎中校园的文化艺术品位,推动了学校美学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每逢佳节,猜灯谜也成为慎中的文化传统项目之一。

文体不分家,文化课程结硕果,体育项目也有亮点。在2023年晋江市中学生足球赛中,慎中足球小将奋力拼搏,喜获女子组三等奖。

同时,慎中还是“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在探索特色办学、落实“一校一品”上成绩斐然。2023年,慎中学生多次在各类编程竞赛中获奖:七年级学生黄永灿在2023年福建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第三届泉州市创意编程及智能设计比赛中获得创意编程初中组一等奖;在晋江市第九届青少年创意编程大赛中,慎中有8个同学参加比赛,共获8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城乡学校融合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2月17日,慎中迎来的喜事除了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还有慎中实验学校南大门的落成剪彩仪式及“清华楼”的奠基仪式。

近年来,慎中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书、学习环境,也成为安海东片区家长放心、孩子喜欢的校园。

安海镇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慎中在融合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片区内的其他兄弟学校提供了借鉴。慎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提升了片区整体教育水平,优化了片区教育资源配置,为片区培养了优秀人才,对于推动安海东片区乃至晋江范围内学校集团化办学具有示范作用。

“慎中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缓解了小升初压力,大家不再担心孩子们初中就学问题,加上可以就近上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上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有裁说。

慎中八年级学生王天佑家长许仁妹对于慎中也竖起了大拇指:“慎中是教书育人的学校,是让我们作为家长感到放心的学校。学校不只是教学,也在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学校氛围,让我感觉孩子就学于慎中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在采访过程中,慎中实验学校副校长吕旭荣提到慎中老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许多例子,“慎中每位老师都有一种教育情怀:把学校和孩子装进心中。他们以校为家,早出晚归,兢兢业业。慎中的班主任细心照顾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觉得为孩子做得再多都不过分,一心只想着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这种态度深深感动着家长们。”

吕旭荣说,慎中近几年教学质量提升较快,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畏艰辛、不计回报的老师在埋头苦干,在为理想、为教育默默奉献。

2023年7月,慎中304名学生参加中考,高中录取率75.32%,稳居晋江同类学校前列,近1/3学生被一级达标高中录取。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慎中加入养正中学教育集团后的近几年,学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慎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几年。慎中领导班子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争创福建省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本期策划:方锦枞 钱健铭 张志耐

本期执行:本报记者 施蓉蓉 陈心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